本書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為基礎,以發展學生的教育教學能力為核心,以學前教育工作崗位的職業能力要求為導向,以學生為主體,根據幼兒園的五大領域教育活動的主要內容來設計學習單元,包括幼兒園語言活動、科學活動、社會教育活動、健康教育活動、藝術教育活動5個項目。
本書著重體現教、學、做一體化,突出理論與實踐操作的結合,可作為中等職業學校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學用書。
項目1 幼兒園語言活動
任務1.1 故事教學活動
1.1.1 分析故事
1.1.2 設計故事教學活動
1.1.3 組織故事教學活動
任務1.2 詩歌教學活動
1.2.1 熟悉詩歌
1.2.2 設計詩歌教學活動
1.2.3 組織詩歌教學活動
任務1.3 講述活動
1.3.1 分析圖片
1.3.2 設計講述活動
1.3.3 組織講述活動
項目2 幼兒園科學活動
任務2.1 幼兒常見的動植物教學活動 項目1 幼兒園語言活動
任務1.1 故事教學活動
1.1.1 分析故事
1.1.2 設計故事教學活動
1.1.3 組織故事教學活動
任務1.2 詩歌教學活動
1.2.1 熟悉詩歌
1.2.2 設計詩歌教學活動
1.2.3 組織詩歌教學活動
任務1.3 講述活動
1.3.1 分析圖片
1.3.2 設計講述活動
1.3.3 組織講述活動
項目2 幼兒園科學活動
任務2.1 幼兒常見的動植物教學活動
2.1.1 認識常見的動植物
2.1.2 設計觀察認識動植物活動
2.1.3 組織觀察認識動植物教學活動
任務2.2 自然界中的非生物教學活動
2.2.1 認識自然界中的非生物
2.2.2 設計認識自然界中的非生物的活動
2.2.3 組織認識自然界中非生物的教學活動
任務2.3 科學現象教學活動
2.3.1 認識科學現象
2.3.2 設計認識科學現象活動
2.3.3 組織認識科學現象教學活動
任務2.4 常見的科技產品教學活動
2.4.1 認識幼兒生活中常見的科技產品并了解其作用
2.4.2 設計認識科技產品教學活動
2.4.3 組織認識科技產品教學活動
任務2.5 物體的分類、排序教學活動
2.5.1 認識物體的分類、排序
2.5.2 設計認識物體分類、排序活動
2.5.3 組織認識分類、排序教學活動
任務2.6 10以內自然數的教學活動
2.6.1 感知10以內自然數的含義
2.6.2 設計認識10以內自然數含義的活動
2.6.3 組織認識10以內自然數含義的活動
任務2.7 10以內自然數的加減法運算教學活動
2.7.1 感知10以內自然數加減法的含義
2.7.2 設計10以內自然數加減法運算教學活動
2.7.3 組織10以內數的加減法運算教學活動
任務2.8 幾何形體教學活動
2.8.1 認識幾何形體
2.8.2 設計認識幾何形體活動
2.8.3 組織認識幾何形體活動
任務2.9 量的概念教學活動
2.9.1 認識量
2.9.2 設計認識量的教學活動
2.9.3 組織認識量的教學活動
項目3 幼兒園社會教育活動
任務3.1 認識學前兒童社會教育發展的內容
3.1.1 社會行為
3.1.2 社會情感
3.1.3 社會認知
3.1.4 個性
任務3.2 幼兒園社會教育活動的實施
3.2.1 分析幼兒園社會教育活動
3.2.2 設計社會教學活動
3.2.3 組織社會教學活動
項目4 幼兒園健康教育活動
任務4.1 幼兒園衛生教育活動
4.1.1 認識幼兒園衛生教育的目標和內容
4.1.2 設計幼兒園健康教育活動
4.1.3 組織幼兒園健康教育活動
任務4.2 幼兒園體育教育活動
4.2.1 認識幼兒園體育活動的主要內容
4.2.2 幼兒園體育游戲的選擇和創編
4.2.3 設計體育教學活動
4.2.4 組織幼兒園體育教學活動
4.2.5 設計與組織早操活動和戶外活動
項目5 幼兒園藝術教育活動
任務5.1 幼兒繪畫活動
5.1.1 認識幼兒繪畫的三種形式
5.1.2 設計幼兒繪畫活動
5.1.3 組織幼兒繪畫活動
任務5.2 幼兒手工制作活動
5.2.1 認識幼兒手工活動的目標及類型
5.2.2 設計幼兒手工教育活動
5.2.3 組織幼兒手工教育活動
任務5.3 幼兒歌唱活動
5.3.1 分析歌曲
5.3.2 設計唱歌教學活動
5.3.3 組織唱歌活動
任務5.4 幼兒韻律活動
5.4.1 分析幼兒韻律活動
5.4.2 設計幼兒律動教學活動
5.4.3 組織幼兒律動教育活動
本書是為了適應中等職業教育學前教育專業的發展需要,由長期從事幼兒教學一線的教師協作編寫而成!坝變簣@學習活動組織”是學前教育專業的一門綜合性專業課。通過學習和使用這本書,學生可以達到以下目標:①了解和掌握幼兒園五大領域學習活動的基礎理論知識;②能熟練設計和組織各類學習活動,形成從事幼兒教育工作必需的教學技能;③提高幼師專業素養和能力,形成正確的兒童觀和教育觀。
本書的編寫結合中職學生的學習能力水平與學前教育工作崗位的職業能力要求,依據幼兒園的主要教學內容,制定五大教學項目。這五大教學項目分別是幼兒的語言活動、科學活動、社會教育活動、健康教育活動、藝術教育活動。根據幼兒園實際教學的需要及中職學生的學習能力,編者將五大項目分解為20個教學任務。每個教學任務按照分析或認識學習活動、設計學習活動、組織學習活動3個維度來展開,每個學習活動包括以下3個環節。
1.案例分析
精心挑選幼兒園各學習活動領域的優秀教學設計和教學視頻,力圖使所選的教學設計和視頻成為學生理解和應用相關知識的中介,幫助學生自主學習,歸納和提煉基礎知識,提高學習能力。
2.方法與過程
通過對基礎知識的講解,提高學生對學習活動的認識,掌握設計和組織各類學習活動的方法。
3.鞏固與提高
該部分包括實踐操作、小組評價和課后練習3個部分。實踐操作主要通過小組合作,完成各種學習活動和任務,使學生能學以致用,能熟練地設計和組織各種學習活動,形成幼師的基本教學能力。
小組評價主要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展示,著力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和組織能力。通過師生間互填小組學習評價表,對學生學習后的能力發展情況進行鑒定。
課后練習著眼于學生對課堂知識的理解和運用,為其提供豐富的演練內容,為學生提供知識遷移及能力訓練的載體。
本書編寫由開縣職業教育中心完成。具體分工如下:劉超鳳編寫項目1、項目5;周賦英、李蘭編寫項目2;李丹編寫項目3;劉金堂編寫項目4。
雖然編者力求達到所設定的目標,但由于編寫時間緊迫,水平有限,經驗不足,不當與疏漏之處在所難免,懇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