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分傳統的GDP問題、生活質量、可持續發展和環境三個部分,分析了GDP作為衡量社會幸福程度的標準的局限性,介紹了一系列大膽的新概念,從可持續的經濟福利量到儲蓄和財富的評估以及“綠色GDP”,為綜合衡量國家經濟增長與社會進步提供了建議。
尼古拉 薩科齊
前言約瑟夫 E. 斯蒂格利茨,阿馬蒂亞 森,讓—保羅 菲圖西
執行摘要
為何撰寫這份報告?
這份報告為何重要?
報告由誰撰寫?
報告是寫給誰的?
有哪些要點和建議?
幸福是多維的
下一步做什么?
章傳統的GDP問題
導言59
估算價值——廣泛性與可理解性
在現有的衡量框架內能做什么?
體現家庭視角
第二章生活質量
導言
衡量生活質量的概念性方法
生活質量的主觀衡量標準
影響生活質量的客觀特征
跨領域的問題
第三章可持續發展和環境
導言
回顧
調整后的凈儲蓄
以一致認可的方式量化可持續性:主要障礙是什么?
結論
附錄: 本報告續篇、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研究報告《民生問題:衡量社會幸福的11個指標》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