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資源規劃(第2版)》以人力資源規劃制定和實施過程的先后順序編排章節,通過相關案例引導,逐步展開理論闡述。《人力資源規劃(第2版)》注重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單列一章對人力資源規劃的過程和方法進行梳理。在每章學習之前,都有體現內容邏輯結構的學習導航圖。每章章末都安排了自測題,包括判斷題、單選題、多選題、簡答題和案例分析題。本次修訂在保持第1版整體框架的基礎上對相關案例和理論進行了更新與完善,以便更適合讀者所需。
第1章 人力資源規劃概述
1.1 人力資源規劃的概念和特點
1.2 人力資源規劃的過程和分類
1.3 人力資源規劃的功能
1.4 人力資源規劃的原則和常用方法
1.5 人力資源規劃的發展趨勢和影響因素
1.6 大數據時代的人力資源規劃
自測題
第2章 人力資源信息的收集和處理
2.1 人力資源信息
2.2 人力資源指標體系
2.3 人力資源信息的收集
2.4 人力資源信息的處理
自測題
第3章 人力資源現狀分析 第1章 人力資源規劃概述
1.1 人力資源規劃的概念和特點
1.2 人力資源規劃的過程和分類
1.3 人力資源規劃的功能
1.4 人力資源規劃的原則和常用方法
1.5 人力資源規劃的發展趨勢和影響因素
1.6 大數據時代的人力資源規劃
自測題
第2章 人力資源信息的收集和處理
2.1 人力資源信息
2.2 人力資源指標體系
2.3 人力資源信息的收集
2.4 人力資源信息的處理
自測題
第3章 人力資源現狀分析
3.1 人力資源現狀分析的內容及方法
3.2 人力資源環境分析
3.3 人力資源隊伍分析
3.4 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分析
3.5 人力資源現狀綜合分析
自測題
第4章 人力資源發展預測
4.1 人力資源發展預測概述
4.2 人力資源發展預測方法的選擇
4.3 人力資源需求預測
4.4 人力資源供給預測
4.5 人力資源需求與供給的平衡分析
自測題
第5章 人力資源戰略的制定與選擇
5.1 人力資源戰略概述
5.2 人力資源戰略模式和類型
5.3 人力資源戰略目標
5.4 人力資源戰略的選擇
5.5 與企業發展相匹配的人力資源戰略
自測題
第6章 人力資源發展對策組合
6.1 人力資源發展對策
6.2 思想觀念對策
6.3 制度層面對策
6.4 企業文化對策
6.5 執行層面對策
自測題
第7章 人力資源管理計劃
7.1 人力資源招聘計劃
7.2 人力資源配置計劃
7.3 人力資源縮減計劃
7.4 人力資源外包計劃
自測題
第8章 人力資源開發計劃
8.1 人力資源晉升計劃
8.2 人力資源培訓計劃
8.3 人力資源激勵計劃
8.4 人力資源職業生涯計劃
自測題
第9章 人力資源規劃的實施
9.1 人力資源規劃的實施概述
9.2 人力資源規劃的實施要點
9.3 人力資源規劃的管理者
9.4 人力資源規劃的控制
9.5 人力資源規劃的修訂
自測題
第10章 人力資源規劃實驗操作
10.1 人力資源規劃的SWOT分析實驗
10.2 人力資源規劃設計實驗
10.3 人力資源招聘計劃實驗
10.4 人力資源培訓計劃實驗
10.5 人力資源職業生涯計劃實驗
后記
參考文獻
第2版前言
人力資源規劃是企業進行人力資源管理的基礎性工作之一。人力資源規劃是將企業的經營戰略和總體目標轉化為現實的人力需求的過程,是從整體的、超前的和量化的角度分析和制定人力資源管理的一些具體的階段性目標。人力資源規劃是各項具體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起點和依據,是今后一定時期內各項人力資源工作得以開展的指針和路標。因此,根據企業所處的環境,客觀科學地制定符合企業特點的人力資源規劃在整個人力資源管理活動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直接關系到企業經營目標的成敗。
1.本書寫作背景與意義
我國從改革開放至今的幾十年時間,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我國企業的管理理論和管理實踐也逐步深化。人力資源管理作為舶來品,從其引入我國至今,越來越受到企業的重視。然而,人力資源管理備受關注的同時,卻出現了很多不和諧的現象。例如,企業迫切需要某一類員工,而短期內在人才市場上卻獲取不到;高薪聘請來的員工技術上卻達不到標準;已經付出了高昂的培訓費用,而接受培訓的員工卻離開了企業,轉而投入競爭對手的懷抱;新招聘了十多名大學生,一年之后大部分跳槽;為了上新項目而大量儲備人才,卻造成了人才流失和用人成本增加;新提升了一個管理干部,卻同時有幾個資歷相仿的老員工離職而去……許多企業都面臨同樣問題的困擾。難道這些問題不可避免嗎?其實,上述問題看似平常,但卻蘊含著深層次的原因:許多企業雖然重視人力資源管理,卻沒有人力資源規劃;有的企業雖然制定了人力資源規劃,卻不能推行。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對人力資源規劃的重要性認識不足,不了解人力資源規劃的重要作用,也不知道如何制定人力資源規劃;另一方面是對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有誤解,認為人力資源工作就是簡單的人事管理。
正因如此,許多企業沒有真正意義上的人力資源規劃,致使企業的人力資源工作陷入盲目狀態,對于當前和下一步的工作不得而知,只是聽命于高級管理人員個人主觀臆斷的安排。這樣被動的人力資源管理還不如傳統的人事管理有效。沒有科學的人力資源規劃,企業的人力資源戰略就變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企業的總體戰略和發展目標更是無從實現。沒有良好的人力資源儲備,沒有具體的職業生涯規劃和內部晉升規劃,要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就是一句空話。不能有效地制定人力資源開發和培訓規劃,而要實現企業的技術創新,維持長久的核心競爭力更無從談起。由此可見,制定一項符合本企業特點的科學有效的人力資源規劃是何等重要。
制定出符合企業實際的人力資源規劃對于企業的成長具有現實和深遠的意義:
(1)對所有的人力資源活動進行系統全面的設計和謀劃,達到未雨綢繆的目的;
(2)從人力資源配置角度全面執行和實施企業戰略,為實現企業戰略目標提供強有力的人力資源支撐;
(3)培養和儲備掌握核心技術的后備人才,為企業的長遠發展提供保證;
(4)最大限度地降低人員使用成本,提高企業利潤率。
但與此同時,國內可以找到的作為人力資源規劃的系統性教材卻鳳毛麟角,不能滿足人力資源工作人員和在校學生學習和借鑒的需要。為了能更科學地指導人力資源規劃工作的制定和實施過程,撰寫一部能結合我國企業實際特點和國內外相關理論的通用型教材就顯得尤為迫切,這項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2.再版說明
近年來隨著人力資源管理理論的不斷深化和管理實踐的日漸豐富,越來越多的企業對于人力資源規劃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基礎性地位和重要程度的認識日益加深,為了適時造就和培養更多的專業規劃人才,高校和企業對于人力資源規劃教材的需求也更為迫切。本書第1版出版是在2010年,經過這幾年的實踐,可以說,本書以其全新的體系和內容很快得到了讀者的認可,不少高校采用了我們的教材,這是對我們工作最難得的肯定,也是對下一步工作的鞭策。在此,除了作為理論工作者的欣慰之情,我還要衷心感謝我們的同人在寫作方面的精心努力以及所有讀者的積極支持。為了回報讀者的期盼和同人的鼓勵,在多方努力下,《人力資源規劃》得以再版。第2版在第1版的基礎上,根據多方的意見反饋并結合筆者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在適應社會經濟條件變化的基礎上,適當增加了一些內容。
與第1版相比,全書在整體的理論架構上變化不大,仍然分為10章。在理論部分,堅持側重于基礎理論和基本概念的表述,每章內容的取舍都較為慎重,唯恐破壞整個理論體系,始終保持人力資源規劃理論的一致性。在引導案例的選取上頗費了一番心思,本次修訂每章的引導案例都更為貼近本章的內容,案例蘊含的內在問題具有更清晰的邏輯脈絡和更大的拓展空間,有利于教師在教學中抓住重點,循循善誘,導入主題。同時,引導案例也可以作為該章教學的分析案例使用,使案例情節貫穿始終并由此來強化教學效果,這是本次改版的一個嘗試。在相關鏈接的安排上,盡可能貼近實戰的需要,讓讀者了解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背景知識和作為知識的拓展,豐富讀者的視野。
3.本書的結構與內容
本書注重理論和實踐的結合,力求理論架構的系統和完整,技術應用的簡單實用。內容以人力資源規劃制定和實施過程為主線,通過相關案例引導,逐步展開理論闡述。全書分為5個部分,共10章。總體上以人力資源規劃制定和實施過程的先后順序排列章節。在寫作過程中,始終體現人力資源規劃的實質:根據環境變化做出預測,整合人力資源,指引組織的發展方向,實現既定目標。把人力資源規劃的制定和實施過程看作一項系統工程,全面深入地探究人力資源規劃的每個步驟。內容上以第2、3部分為重點,著重闡釋規劃制定前期的衡量指標選擇、信息收集與處理的相關理論和技術;特意強調對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現狀分析;突出規劃的戰略特征,加強對人力資源戰略的制定、選擇與政策組合相關環節的描述;注重人力資源規劃實施過程中的控制和管理。
第1部分為人力資源規劃基礎知識,包括第1章人力資源規劃概述,主要介紹人力資源規劃的概念和特點、過程和分類、功能以及人力資源規劃的原則和常用方法,探討人力資源規劃的發展趨勢和影響因素等。
第2部分(第2~4章)為規劃制定前的基礎性工作。
第2章人力資源信息的收集和處理主要闡述人力資源信息的內涵、作用與分類,在了解信息分類的基礎上明確衡量人力資源活動的指標體系,學會按指標科學有效地收集和處理人力資源信息。
第3章人力資源現狀分析主要介紹了人力資源現狀分析的內容、程序和分析技術,包括人力資源環境分析、人力資源隊伍分析、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以及人力資源現狀綜合分析。
第4章人力資源發展預測是在現狀分析基礎上,系統闡釋人力資源發展趨勢的預測技術,包括發展預測的內涵、步驟、預測方法,人力資源供給和需求的預測技術,以及實現供需平衡的調整技術。
第3部分(第5~8章)為規劃的制定工作。
第5章人力資源戰略的制定與選擇主要闡述了戰略是規劃的先導,必須先制定戰略才能制定規劃。具體包括人力資源戰略的基本概念、戰略的制定程序、戰略模式與類型、戰略目標、戰略的選擇方法以及如何選取與企業發展相匹配的人力資源戰略。
第6章人力資源發展對策組合強調了人力資源戰略制定出來以后,要有配套的執行對策和對策組合才行。文中從思想觀念、制度、文化和執行層面對人力資源戰略政策進行了分析。
第7章人力資源管理計劃包括人力資源招聘計劃、人力資源配置計劃、人力資源縮減計劃和人力資源外包計劃四項內容。
第8章人力資源開發計劃包括人力資源晉升計劃、人力資源培訓計劃、人力資源激勵計劃和人力資源職業生涯計劃等的制定過程和相應的制度安排。
第4部分為規劃的實施過程,包括第9章人力資源規劃的實施,主要介紹了規劃實施的要點、規劃的管理者、具體實施的控制以及對規劃的修訂、糾偏的方法。
第5部分為實踐教學內容,包括第10章人力資源規劃實驗操作,是獨立安排的實踐教學內容,目的在于綜合地展示人力資源規劃的操作過程和方法,密切理論與實踐的聯系。
4.本書的分析方法與寫作特點
在寫作上,本書沒有刻意追求人力資源規劃理論的深度和難度,而是側重實用功能,介紹較為常用的分析方法和制定具體規劃的程序步驟,以便于讀者領會和理解。
本書在內容上具有以下特點:
(1)體系新。依據人力資源規劃學科的內在邏輯,重新架構人力資源規劃的課程體系,科學全面地闡釋人力資源規劃的各個環節。
(2)內容新。吸收和借鑒當代人力資源規劃領域理論上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分析技術,著力實現課程內容的完整和體系的嚴謹,由淺入深地凝煉和豐富各個章節內容,以滿足教學和實際應用的需要。
(3)語言平實。書中沒有晦澀難懂的理論和深奧的數理模型推導過程,語言樸實,通俗易懂,適合不同需求的讀者選用。
(4)注重實戰。本著以人為本的理念和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目的,在保證專業理論教學的基礎上,凸顯案例教學優勢,引導學生進行發現式學習。注重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具有較高的實戰特征,力求做到人才培養和上崗就業的零距離。
(5)直觀明了。每章學習之前,都有體現內容邏輯結構的學習導航圖,便于讀者直觀地了解各章內容。引導案例的應用可以使讀者帶著問題學習,在思考案例的同時,本著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態度著手新章節的學習,提高學習的興趣和效率。
本次修訂主要由江蘇科技大學的李海東和南京郵電大學的張新嶺兩位老師執筆,河海大學趙永樂教授負責全書的編審工作,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姜農娟老師負責后期的校對和出版聯絡等相關事宜。本書是團隊合作的結果,在此對各位老師的辛勤付出和通力合作表示誠摯的感謝。本書再版過程中也得到了許多同人的幫助和支持,并提出了寶貴和中肯的意見和建議,對于各位的幫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謝。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電子工業出版社的楊洪軍編輯為本書的出版和再版工作付出很多心血,再次表示感謝。最后,尤為重要的是本書的很多案例和鏈接改編自互聯網,許多網絡作者難以查到名字,就貿然改編了,敬請這些為本書編寫做出默默貢獻的佚名作者諒解,并順致衷心的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