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職業教育機電類專業課程改革創新規劃系列教材之一。主要內容包括:機電控制技術的概述、電動機及其控制技術、檢測與傳感技術、微型計算機工業控制系統、數控技術、工業機器人(手)與自動生產線。
本書作為職業(技工)院校機電專業的系列教材,努力體現當前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新理念,并適應當前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方向與要求。教材內容不追求學科體系的系統性和完整性,而且還強調在生產及實際中的應用性與實踐性。
本書為職業(技工)院校機電專業的系列教材,也可供其他工科相關專業(如機電一體化、電氣自動化、數控加工、工業機器人應用等)使用或作為工程技術人員的自學、參考用書。
本書是職業教育機電技術應用專業系列教材之一。本書內容結合實際、簡潔精練、圖文并茂,每個工作項目都配有訓練項目及其要求、思考,便于教師組織教學和學生自學。本書參照勞動部頒發的相關行業工種的中、高級技術技術等級考核標準及職業技能鑒定規范,并結合中等專業學校、職業院校的特點編寫,可以作為中等專業學校、職業院校機電一體化、機電技術應用、電氣自動化、機電控制技術等專業的教材,也可作為機電行業技術人員崗位培訓教材及自學用書。全書的主要內容包括:機電控制技術的概述、電動機及其控制技術、檢測與傳感技術、微型計算機工業控制系統、數控技術、工業機器人(手)與自動生產線。
編者在本書編寫中的指導思想和力圖體現的特色如下。
。1)按照當前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和教材建設的總體目標,努力體現出“以全面素質為基礎、以能力為本位、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育教材的特色。力求使教材的基本內容與崗位的關鍵職業能力培養要求相對應,實現“與崗位、與生源相銜接”。
。2)本書在編寫時參照了相關行業的職業技能鑒定規范及其中、高級技術工人等級考核標準。同時,考慮到機電控制技術的迅猛發展,特別是機器人和自動生產線在各個行業越來越廣泛的使用,增強了教材內容的應用性和實用性。做到與職業技能鑒定標準相結合,又兼顧滿足考核的標準要求。
。3)在內容的選取上,適應各行業技術的發展,努力體現教學內容的先進性、前瞻性和普遍性,突出專業領域的“四新”(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或元器件)。
。4)在內容的組合上,體現出不同層次(中、高級)的教學要求,有利于組織分層教學。為適應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和行動導向教學原則下的各種教學方法,各教學環節操作步驟要點突出、銜接緊湊、設計合理,使之在教學上有較強的操作性。
本書的總教學時數建議為80~100學時,推薦的兩個教學方案見下表。
序 號 內 容 學時分配建議方案
方 案 一 方 案 二
第1章 機電控制技術的概述 8 10
第2章 電動機及其控制技術 16 20
第3章 檢測與傳感技術 12 16
第4章 微型計算機工業控制系統 12 16
第5章 數控技術 18 22
第6章 工業機器人(手)與自動生產線 12 14
機動 2 2
總學時 80 100
本書由梁志彪主編。限于編者的知識與水平,書中的錯漏之處在所難免,因此懇請讀者及同行給予指正!
編 者
1972年畢業后在工廠任維修電工;自80年起至2013年一直在廣州輕工技師學院任教,主要擔任電工的各類專業課程的教學任務,包括指導實驗、實習、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等。廣州市職業技能教學研究會機電專業委員會委員。
第1章 機電控制技術的概述 1
1.1 機電控制技術的基本概念 1
1.1.1 機電控制技術的概念 1
1.1.2 機電控制技術的特點 2
1.2 機電控制技術及其系統 3
1.2.1 機電控制技術的體系 3
1.2.2 機電控制系統的基本結構 4
1.3 電控制技術的發展趨勢 6
1.3.1 機電控制技術的發展過程 6
1.3.2 電控制技術的發展趨勢(方向) 7
1.4 自動控制系統的基本知識 8
1.4.1 自動控制的概念 8
1.4.2 自動控制系統的分類 10
1.4.3 自動控制系統的組成 11
訓練項目1:參觀機械手或自動生產流水線 12
本章小結 13
習題1 14
第2章 電動機及其控制技術 18
2.1 繼電器-接觸器控制的基本知識 18
2.1.1 接觸器 19
2.1.2 繼電器 21
2.1.3 主令電器 28
2.2 交流電動機的控制 31
2.2.1 三相交流電動機的控制 31
訓練項目2:三相交流異步電動機的自動往返控制 36
訓練項目3:交流異步電動機的變頻調速控制 40
2.2.2 單相交流電動機的控制 41
2.3 直流電動機的控制 44
2.3.1 直流電動機 44
2.3.2 基本原理 45
2.3.3 基本控制 45
2.3.4 調速 46
2.4 特種電動機的控制 47
2.4.1 伺服電動機 47
2.4.2 步進電動機 50
2.4.3 測速發電機 52
2.4.4 自整角機與旋轉變壓器 54
訓練項目4:步進電動機和伺服電動機的控制 55
2.5 典型的電氣設備控制 56
2.5.1 C1650普遍車床 56
2.5.2 M7130平面磨床 58
2.5.3 組合機床―通用部件(機械滑臺) 61
本章小結 62
習題2 63
第3章 檢測與傳感技術 68
3.1 檢測與傳感技術的基本知識 68
3.1.1 檢測技術反檢測系統 68
3.1.2 傳感器及其技術 69
3.2 敏感元件與傳感器 70
3.2.1 位置傳感器 71
訓練項目5:電感式和電容式接近開關的識別、檢查 76
訓練項目6:對射式、漫反射式光電開關的識別、檢查 78
3.2.2 位移傳感器 79
3.2.3 速度傳感器 82
3.2.4 溫度傳感器與壓力傳感器 83
3.2.5 其他傳感器 85
3.3 應用實例 86
3.3.1 注塑機 86
3.3.2 供水系統 87
3.3.3 小汽車 87
本章小結 88
習題3 89
第4章 微型計算機工業控制系統 92
4.1 微機工業控制系統 92
4.1.1 微機工業控制系統的概念 92
4.1.2 工控機的構成及分類 93
4.1.3 典型的工控機系統及構成 96
4.2 單片微機控制系統 105
4.2.1 單片機的組成與特點 105
4.2.2 典型單片機(微處理器) 107
4.2.3 單片機控制系統及其應用 118
4.3 可編程控制器控制系統 135
4.3.1 可編程控制器簡介 135
4.3.2 三菱可編程控制器 143
4.3.3 松下可編程控制器 144
4.3.4 日立可編程控制器 146
訓練項目7:可編程序控制器(PLC)的基本操作 147
本章小結 149
習題4 151
第5章 數控技術 157
5.1 數控系統概述 157
5.1.1 數控技術的發展簡介 158
5.1.2 數控技術的應用 158
5.1.3 數控系統的分類 159
5.1.4 數控系統(技術)的特點 161
5.1.5 數控系統的組成 162
5.1.6 數控系統(技術)的發展趨勢 163
5.2 液壓控制技術 165
5.2.1 液壓控制技術及其特點 165
5.2.2 液壓(傳動)系統的組成及工作原理 167
5.2.3 液壓元件 169
訓練項目8:齒輪泵的拆卸與裝配 182
5.3 氣動控制技術 183
5.3.1 氣動控制技術概述 183
5.3.2 氣動控制(傳動)系統的組成及工作原理 185
5.3.3 主要氣動元件 186
5.4 應用實例 200
5.4.1 數控技術在液壓系統(設備)的應用 201
5.4.2 氣動技術在數控機床中的應用 207
訓練項目9:參觀數控設備或數控機床 211
本章小結 212
習題5 213
第6章 工業機器人(手)與自動生產線 219
6.1 工業機器人(手) 219
6.1.1 概述 220
6.1.2 工業機器人分類 223
6.1.3 工業機器人的組成 229
6.1.4 工業機器人的技術參數 232
訓練項目10:工業機器人訓練 238
6.2 自動生產線 240
6.2.1 自動生產線概述 240
6.2.2 自動生產線的應用 241
6.2.3 自動生產線的構成 248
6.2.4 MPS系統 252
訓練項目11:MPS系統實訓――上料單元的機械拆裝 263
訓練項目12:MPS系統實訓――搬運(機械手)單元的編程 264
訓練項目13:MPS系統實訓――加工單元氣動系統調試 265
本章小結 266
習題6 268
參考文獻 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