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資源管理是企業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本書作者在多年教學、研究積累的基礎上,將目前國內外人力資源管理的相關理論知識進行了總結,并結合教學與實踐要求,配套了相關學習材料。全書共11章,按照概念與戰略地位、基礎工作、基本職能的邏輯思路介紹了人力資源管理自前期基礎工作到后期應用方面的主要知識,并融入了該領域新的研究成果和發展趨勢的相關內容。本書結構框架清晰,內容全面且有前瞻性,注重理論與實踐應用相結合,注重啟發性、教學相長和實際教學需要。本書可作為普通高等學校工商管理類專業本科學生、研究生和工商管理碩士(MBA)的教學用書,也可作為其他管理類專業和企業培訓的教材和參考書,還可作為企業管理者進行人力資源管理實際操作的參考用書。
近些年來. 隨著知識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市場競爭的加劇. 人力資源對企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 “企業間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力資源的競爭. 人力資源是企業的第一要素資源” 逐漸成為企業管理領域專家、學者及實踐者的共識.本書介紹了人力資源的相關概念、人力資源管理在現代企業管理中的重要性. 以及戰略人力資源管理的理論與實施. 并圍繞人力資源管理的基礎性工作(如職位分析與職位評價、勝任素質模型) 以及人力資源管理的相關職能( 包括人力資源規劃、人力資源的獲取、員工培訓與職業生涯管理、績效管理、薪酬管理、勞動關系管理等) 展開論述. 具體來說.本書具有如下特點:(1) 體系結構合理. 內容全面. 本書既包括人力資源管理自前期基礎工作到后期應用方面的知識. 也加入了最新的人力資源管理知識. 如戰略人力資源管理和人力資源計分卡等.(2) 將理論研究與實踐應用進行有效結合. 本書在撰寫過程中. 既注重廣泛收集各學派、專家學者對相關概念和理論的觀點闡述. 又在此基礎上進行自己的歸納總結. 提煉出核心和關鍵. 從而幫助讀者有效抓住知識重點. 同時. 本書不拘泥于介紹理論知識. 通過大量的配套資料如案例等. 強調引導讀者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3) 注重啟發性、教學相長和實際教學需要. 本書各章除了主要理論、知識介紹外.還配備了相關輔助內容: “管理名言” “管理故事” 意在提綱挈領、提出問題. 點明該章主題及重要性. “本章小結” 對該章的主要內容濃縮歸納. 幫助讀者梳理、復習該章的主要知識和觀點. “管理術語” 列出了該章出現的主要概念. 讀者可以通過管理術語回溯該章的主要知識點. “管理工具” 則是該章內容的重要補充. 是在實踐過程中可以應用的相關管理咨詢診斷工具. 是讀者在進行該章知識應用的過程中常用的工具和方法的總結. “ 本章練習”
部分以提問的方式幫助讀者回顧和鞏固所學內容. “案例分析” 環節通過設置管理情景. 啟發讀者利用所掌握的理論、知識和方法分析、解答現實中的管理問題. 與“ 管理故事” 相互呼應. “實踐練習” 部分的目的則是啟發讀者進行相關實踐操作. 包括企業調研、小組討論、情景模擬和方案設計等. 通過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提高學習效果. “本章參考文獻” 部分列舉了該章的主要參考文獻. 讀者可據此進一步學習相關知識.總之. 本書將理論與實踐應用相結合. 在全面、系統介紹人力資源相關理論知識的基礎上. 注重問題導向和知識的總結與應用. 使讀者可以帶著問題學習. 以問題的解決作為宗旨. 本書可作為普通高等學校工商管理類專業本科生、研究生和工商管理碩士( MBA) 的教學用書. 也可作為其他管理類專業和企業培訓的教材和參考書. 還可作為企業管理者進行人力資源管理實際操作的參考用書.本書是集體合作撰寫的成果. 林麗、張建民、陶小龍負責策劃. 在本書編寫過程中. 林麗負責第六章、第九章、第十章的撰寫工作和后期部分章節的修改校對工作. 以及全書的統 Ⅳ 稿工作. 張建民、余虹、董紅梅、楊滟負責第一章、第二章、第七章、第八章、第十一章的撰寫工作. 陶小龍負責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的撰寫工作. 童露負責后期部分章節內容的資料補充、修改校對工作. 另外. 還有其他同志也積極參加了部分章節的文字整理、圖表優化和校對工作. 其中有段曉慶( 第八章、第十一章)、李楠( 第一章、第七章)、周南瑾(第二章、第四章)、賴春梅(第十章)、王勝利(第六章、第九章)、徐倩(第三章、第五章). 他們的工作對本書的順利完成非常重要. 向他們表示真誠的感謝.本書配有電子課件. 凡使用本書作為教材的教師可直接登錄機械工業出版社教育服務網(www.. cmpedu.. com) 注冊后免費下載.誠然.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 書中難免存在不足之處. 歡迎讀者批評指正. 如果您有什么好的建議. 誠請與作者聯系(linliyd@163.. com、jmzhang16@ qq.. com、xltao04@ qq.. com). 本書再版時會加以吸納. 愿我們在今后的學習和實踐過程中共同進步、共同提高.編 者
前 言
第一章 人力資源管理概述 1
管理名言 1
管理故事 1
第一節 人力資源管理的概念及職能 1
第二節 傳統人事管理與現代人力資源
管理 6
第三節 人力資源管理的演進過程 10
第四節 人力資源管理模式的轉變 14
本章小結 16
管理術語 17
管理工具 17
本章練習 19
案例分析 19
實踐練習 21
本章參考文獻 21
第二章 企業核心競爭力 23
管理名言 23
管理故事 23
第一節 核心競爭力與競爭優勢 24
第二節 人力資源管理與企業核心競爭力 29
第三節 人力資源計分卡 35
本章小結 43
管理術語 43
管理工具 44
本章練習 45
案例分析 46
實踐練習 49
本章參考文獻 49
第三章 戰略人力資源管理理論與
實踐 50
管理名言 50
管理故事 50
第一節 戰略人力資源管理概述 51
第二節 戰略人力資源管理的職能 57
第三節 戰略人力資源管理的理論模型 58
第四節 戰略人力資源管理的架構 63
第五節 戰略人力資源管理的實施 66
本章小結 68
管理術語 68
管理工具 69
本章練習 71
案例分析 71
實踐練習 74
本章參考文獻 77
第四章 職位分析與職位評價 79
管理名言 79
管理故事 79
第一節 職位分析 79
第二節 職位分析的方法 87
第三節 職位評價 106
第四節 職位評價的方法 110
本章小結 117
管理術語 117
管理工具 118
本章練習 118
案例分析 118
實踐練習 119
本章參考文獻 119
第五章 勝任素質模型 121
管理名言 121
管理故事 121
第一節 勝任素質模型概述 121
第二節 勝任素質模型的構建方法 129
第三節 勝任素質模型在人力資源管理中
的應用 132
第四節 應用勝任素質模型應注意的問題 136
本章小結 137
管理術語 138
管理工具 138
Ⅵ
本章練習 138
案例分析 139
實踐練習 140
本章參考文獻 140
第六章 員工資源化: 人力資源規劃 142
管理名言 142
管理故事 142
第一節 人力資源規劃概述 142
第二節 人力資源需求預測 146
第三節 人力資源供給預測 154
第四節 制訂人力資源供求平衡計劃 159
第五節 人力資源規劃的實施 162
本章小結 165
管理術語 166
管理工具 166
本章練習 168
案例分析 168
實踐練習 169
本章參考文獻 170
第七章 員工資源化: 人力資源的
獲取 172
管理名言 172
管理故事 172
第一節 人員招募 173
第二節 人員甄選 180
第三節 面試 184
第四節 招募甄選與企業文化 190
本章小結 192
管理術語 193
管理工具 193
本章練習 194
案例分析 194
實踐練習 195
本章參考文獻 195
第八章 員工發展: 員工培訓與職業
生涯管理 197
管理名言 197
管理故事 197
第一節 崗前培訓 198
第二節 培訓需求分析 202
第三節 培訓控制 208
第四節 員工職業生涯管理 218
第五節 職業生涯管理的實施 225
本章小結 230
管理術語 231
管理工具 231
本章練習 235
案例分析 235
實踐練習 238
本章參考文獻 239
第九章 員工發展: 績效管理 240
管理名言 240
管理故事 240
第一節 績效管理概述 241
第二節 績效管理系統 247
第三節 績效管理的主要方法 259
本章小結 269
管理術語 269
管理工具 270
本章練習 271
案例分析 271
實踐練習 272
本章參考文獻 273
第十章 員工發展: 薪酬管理 274
管理名言 274
管理故事 274
第一節 薪酬管理概述 274
第二節 企業薪酬戰略與戰略性薪酬管理 281
第三節 薪酬設計 286
第四節 特殊人員的薪酬管理 299
第五節 現代薪酬管理及發展 303
本章小結 310
管理術語 311
管理工具 311
本章練習 312
案例分析 313
實踐練習 313
本章參考文獻 314
第十一章 勞動關系管理 315
管理名言 315
管理故事 315
第一節 勞動關系管理概述 316
Ⅶ
第二節 勞動合同管理 321
第三節 和諧勞動關系構建 327
本章小結 332
管理術語 333
管理工具 333
本章練習 334
案例分析 334
實踐練習 337
本章參考文獻 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