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建設是指包含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意識形態建設、思想政治工作,以及道德建設、文化建設等的綜合性、系統性的建設工程。本書以習近平文化思想和習近平關于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論述為指導,對新時代思想道德建設的戰略目標、新時代思想道德建設的文化基礎、新時代思想道德建設的價值指引、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的重點領域、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的創新發展、 新時代思想道德建設的國際視野等方面做了初步的探索,以期推動思想道德建設研究的深入。
本書圍繞接受動力這一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重要范疇,在明確何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動力的基礎上,對其構成要素、動力生成、動力作用、動力優化進行探討,旨在通過對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動力構成-一生成--作用--優化的縱向分析,對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動力形成。較為系統地理論認知,以進一步改進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件,具體而言:1,通過對學界關干接受動力內涵與外延研究的進展梳理與成果把握,確定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動力的基本指向,在對接受動力本質的把握中透視動力要素的內涵、條件、分類,明確研究的分析框架。2.在明晰思
本書基于思想政治教育場景論的生成邏輯和時代背景,厘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場景的科學內涵,剖析了思想政治教育場景的營造和運用的依據、原則、方法,同時,全面闡釋了思想政治教育場景各類形態的內涵、功能和運用,有利于進一步發展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和實踐,完善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學科體系。場景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就是利用各類育人場景,將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進行整合創新,使其成為能夠讓人真實感觸和體驗的思想政治教育場景,以更方便靈活的形式讓人獲得更加真切更加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當今時代,人類社會生產生活的場景
本書以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屬性為研究對象,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為價值旨歸,在文化思想的引領下發掘思想政治教育的應然狀態,即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屬性的特征,并總結其價值意蘊,審視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屬性淡化的表現,從文化的角度對相應問題加以歸因和分析,確立彰顯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屬性的多維舉措,體現對人的人文關懷。從現實來看,隨著科學思維和理性思維力量的彰顯,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強調文化的屬性不足,其結果是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屬性被遮蔽,受教育者的心理、情感、精神需求得不到足夠的關切,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被弱化。鑒
本書是作者多年來圍繞傳承紅色基因進行思考和研究的成果。該書主要從保護傳承好紅色文化、"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繁榮紅色文化助力高質量發展、"弘揚革命精神推進黨的建設等四個方面、多角度對新時代如何傳承好紅色基因作了探索,中國共產黨百余年來始終秉承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以不惜流血犧牲、百折不撓的偉大革命精神創造了豐富多樣的紅色文化及其珍貴的紅色基因。紅色基因,不僅是中國共產黨百余年來創造輝煌成就的見證,而且也是新征程趕考路上建設現代化強國不可或缺的寶貴精神財富和實現中國夢的
在推進第二個結合深化發展的背景下,充分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資源,把握好、運用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道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內容之一,除了運用倫理學、教育學、心理學等相關理論外,還需要從中國傳統文化中吸收養分,挖掘其傳統文化的根脈。目前既有的研究大多從道德發展史或倫理思想史的角度梳理各個歷史階段道德教育思想的內容,缺少從思想家個體入手的研究。本書共分為八章,分別以孔子、孟子、莊子、董仲舒、朱熹、陸九淵、王陽明七位思想家道德教育思想為研究對象,運用思想政治教育的話語
在紅色基因研究領域,本書屬于基礎理論研究,具有創新性和應用性。近年來,學術界對紅色基因的研究迅速升溫,出版發表了大量研究文章和編著,對黨的紅色基因的內容、重大作用及實踐傳承途徑開始了初步探討。但總體而言,內容大多局限于革命精神、優良傳統和作風等層面,且略顯零散而不系統,既與“基因”這一特定概念的獨特內涵的契合度上有一定差距,也對紅色基因的歷史演進、譜系構成、功能作用及其內在傳承規律等基本理論問題的系統研究和總結關注不夠。而這些問題,恰恰在紅色基因培植與傳承中居于基礎性地位,直接影響人們對黨的紅色
本書通過分析新時代青年愛國主義理論形成的時代訴求、思想淵源、總結這一理論體系的主要內容,概括這一理論體系的基本特征,挖掘這一理論體系的當代價值等,力求系統、完整地構建這一理論體系。本書遵循歷史和邏輯相結合、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研究方法,以歷史發展為主線,以問題為中心,對新時代青年愛國主義理論進行了系統的理論建構并力求增強厚度、深度和思想性、學術性,進而增強其“說服力”,希望有助于引領廣大青年增強擔當民族復興大任意識,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和底氣,更加熱愛偉大祖國,更加認同黨的領導和中國
本書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為方法論指導,以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權為研究主題,通過文獻梳理和理論分析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權的理論脈絡、本質內涵和生成邏輯,通過案例分析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權的動態博弈過程,通過切入實踐描繪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權的現實圖景,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建設性意見,以期從整體上系統推進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權研究。書中內容主要有五個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權的理論淵源。
本書共分五章,內容包括:緒論、思想政治教育內生動力的學理闡釋、思想政治教育內生動力的理論淵源、思想政治教育內生動力的系統構成、思想政治教育內生動力的形成機制、思想政治教育內生動力的激發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