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主要針對IMA安全性分析的理論及方法進行了研究,本書共8章,主要內容包括:IMA安全性分析現狀、IMA體系結構及特征分析、基于FTGPN方法的IMA平臺系統架構的建模、IMA級聯失效影響分析、IMA系統風險傳播機制、基于模型的IMA安全性評估方法、基于組合方法的IMA系統安全性建模、以及IMA系統級聯失效模型以及安全性評估等。
本書對導航終端欺騙技術進行了系統梳理,分析了INS/GNSS組合導航模式下無人機隱蔽性欺騙的一系列關鍵技術,設計了面向不同導航終端(純衛星導航或組合導航)、不同任務背景(定點捕獲、定向驅離等)下最優的衛星導航誘騙策略,研制了導航欺騙信號生成的地面控制軟件(模塊),并通過多次針對小型無人機的導航欺騙實驗進行了驗證。本書系統性介紹了INS/GNSS組合導航模式下無人機隱蔽性欺騙的關鍵技術研究成果,突出工程實踐與實驗驗證,有助于為相關專業人員提供有價值的技術參考。
《波轉子增壓循環發動機》以未來航空動力需求為背景,以波轉子增壓循環發動機為對象,結合國內外研究進展,首先,詳細論述了波轉子技術的發展歷史與現狀;其次,介紹了波轉子結構特征、工作原理、分類及應用領域,梳理了與波轉子相關的氣動熱力學基礎理論、設計方法和波轉子發動機性能計算方法;再次,基于項目組研究基礎,系統描述了內燃波轉子非定常流動特性與混氣形成特性、點火匹配特性及復雜波系運動條件下火焰傳播特性等,探討了內燃波轉子點火、燃料填充、泄漏密封、強化燃燒等關鍵技術,并給出了階段性研究成果,同時分析了
執行航天任務的各類飛行器在返回地球大氣時往往具有極高的再入速度,有些甚至超過第二宇宙速度,導致飛行器面臨嚴酷復雜的高溫氣動環境,如何盡可能全面準確地獲取飛行試驗中包括流動特性、飛行器狀態、防熱材料熱力載荷等在內的參數信息已成為解決航天再入氣動基礎科學問題和工程問題的重要瓶頸。長期以來,我國的高超聲速試驗測試技術主要圍繞地面試驗開展,飛行測試技術發展不足,測試理論研究不深,飛行試驗數據開放共享程度不高,測試需求與技術準入存在矛盾壁壘,先進傳感器大幅受制于國外。因此本報告在梳理我國飛行測試技術現狀、
人類歷史上首個空間站禮炮1號于1971年成功發射升空。2021年4月29日,天和核心艙由長征五號B遙二運載火箭搭載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標志著中國空間站在軌組裝建造全面展開。2022年底中國空間站全面建成,全面實現了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發展戰略目標。本書內容涵蓋:第一代到第四代空間站的發展概況;載人航天關鍵技術,包括運載火箭技術、飛船技術、空間交會對接技術、太空行走技術以及空間科學實驗技術;國際空間站的結構、主要艙段和主要科學研究方向;我國空間站的整體結構和主要科學實驗項目;以
本書以世界時測量及航天器精密定軌的需求為應用背景,從髙精度光纖干涉儀技術研究和設計的角度,系統論述了高精度光纖干涉儀及其應用于世界時測量的有關理論和工程實踐問題。全書共分9章,主要包括時間系統、地球的空間姿態與世界時參數的作用、典型的世界時高精度測量技術,同時重點闡述了世界時測量用高精度光纖干涉儀原理與技術方案、提髙世界時測量用高精度光纖干涉儀精度的關鍵技術、基于髙精度光纖干涉儀的世界時測量精密環境構建技術以及基于高精度光纖干涉儀的世界時測量與數據處理方法,另外還討論了髙精度光纖干涉測量技術在其
航跡規劃技術是飛行器集群實際應用過程中的關鍵技術,本專著是在總結作者多年來在多類工程項目和飛行試驗工作所積累的工程性難題和解決經驗的基礎上,針對飛行器集群多類任務航跡規劃技術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框架、基本方法和求解過程進行了系統和全面的介紹,并根據實際飛行器模型搭建了協同航跡規劃方法的硬件實現和虛實結合半實物仿真系統,提供了較為豐富的航跡規劃工程化技術實踐應用案例,使得讀者和科技技術人員通過本書的閱讀能夠達到實際應用的目的。全書共8章,第1章介紹了航跡規劃工程化技術研究緒論;第2章介紹了飛行器
Jet Transport技術是一種關于非線性動力學系統的處理方法,在航天器動力學與控制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作為一種計算效率高、工程實用性強的計算工具,Jet Transport方法可以成數量級提升傳統數值方法的計算效率,顯著推進航天領域諸多研究方向的快速精確計算。本書從思想萌芽、發展現狀、基礎理論和應用背景等方面對Jet Transport技術進行了全面系統的介紹,有助于廣大科研人員快速掌握該方法,進一步集思廣益,推動該方法在計算領域發展,以提高理論問題和工程問題中復雜運算的高效化和精確化
本書是一本從設計技術角度介紹航空發動機螺旋槳與槳扇設計的專著,具有比較強的針對性。本書涉及的主要內容包括:設計要求與分析、氣動基本理論及設計原理、聲學預測理論及方法、氣動及聲學設計、縮尺槳氣動及聲學試驗驗證、噪聲適航符合性分析以及未來先進螺旋槳和槳扇發展趨勢等。本書旨在通過對螺旋槳與槳扇氣動設計方法及設計流程的介紹,使讀者對螺旋槳與槳扇的設計有一個系統的概念,有利于從事航空發動機螺旋槳與槳扇研發的相關人員更好的開展工作。
本書是介紹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肯尼迪航天中心的建設歷史和航天成就的科普讀物。全書分六個部分回顧了肯尼迪航天中心從項目選址、原型設計、建設、遇到的挑戰、探月之旅到進行國際空間站的建設的過程,是對美國航天史和成就的一個側寫。書中收錄了150多幅壯觀的圖片,是以美國太空計劃參與者的視角撰寫的關于這個重要航天中心的完整歷史。本書中也包括對非常引人關注的阿波羅計劃和登月計劃等的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