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龍》是中國文論的經典著作,其思維結構和話語方式最富于民族特色——理性與詩性相結合。《文心雕龍》既有邏輯性、體系性的一面,也有詩性的一面。二十世紀以來的“龍學”研究較多地關注其理論體系的一面,而對其詩性特征則研究較少。《文心雕龍》的詩性智慧是由中國文化的延續性和穩定性所決定的。《文心雕龍》承載著中國文化的詩性基因,無論在文化資源、思維方式等深層次上,還是在言說方式、話語范疇等表面層次上,都彌漫著濃厚的詩性智慧。《文心雕龍》根植深厚的詩性文化,秉承天地日月精神,其詩性言說體現在文學
《文心雕龍》被稱為作者之章程,藝林之準的,因其體大慮周而備受現當代學人推重。研究它的學問成為一門顯學,被稱為龍學。在諸多譯注本中,陸侃如和牟世金先生撰寫的《文心雕龍譯注》,因其注釋準確詳明、翻譯圓融暢達而成為經典。這是一部融學術性和普及性于一爐的全注全譯本,可以引領讀者走進龍學的殿堂。
《母親的料理時代》是美學大家蔣勛2024全新散文集,首度集中回憶母親,廚房里的物與事,是向庶民百姓平安過日常生活的謙卑致意,蘊藏著無盡的人生智慧。蔣勛以小見大,用五行的觀念認識廚房,給予生命深意。那是日復一日踏實生活里和木、火、土、金、水充滿活力的互動。從冰箱的使用到對現代性的思考,從分子料理到飲食的選擇,從燃料的迭代到生存的危機,在變化中尋求不變,在
《石榴樹上結櫻桃》是茅盾文學獎得主李洱涉足當代農村題材的作品。小說語言如雜花生樹、生動幽默,各色人物性格鮮明,被譽為中國鄉村社會寓言。李洱說:我不認為它僅僅是一部描述鄉村生活的小說。如果我們承認,我們生活在同一個公共空間之內,那么這些故事就是我們自己的故事。榮獲首屆華語圖書傳媒大獎,根據本作品改編的同名電影入圍第34屆莫斯科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德國總理默克爾將德文版《石榴樹上結櫻桃》送給中國國家領導人,并點名與李洱對談。
《被雨淋濕的河》:離婚女人返回故鄉,沒等與鄉村教師陳村重續前緣,陳村的兒子曉雷就出事了,他的少年血性一再對殘酷生活正面強攻……面對生活,沒有勝利可言,挺(茍)住意味著一切。
《上午打瞌睡的女孩》:女孩寒露有一個出軌的父親、不甘心的母親……原生家庭帶給她的不只是上午的瞌睡,還有一連串的命運改寫。生活道阻且長,活著是值得投奔的唯一光亮。
《瓦城上空的麥田》:城里的人想念青山綠水,鄉下的人向往燈紅酒綠,這是城鄉永
在城市興起的時代背景之下,秦嶺深處的古老商州是一片被遺忘的土地,攆不上時代的步伐。賈平凹說,商州到底過去是什么樣子,這么多年來又是什么樣子,而現在又是什么樣子,這已經成了極需要向外面世界披露的問題,所以,這也就是我寫這本小書的目的。
本書分為三個部分;《商州初錄》《商州又錄》《商州再錄》。《商州初錄》共收錄十四篇文章,寫人記事、繪景抒情,各有側重,力圖向讀者描繪出一個較為完整的商州世界。《商州又錄》是《商州初錄》的續作,用十一段類似散文札記的文字將商州春夏秋冬的四季風物、風俗
人民文學出版社自1977年起,即每年編選和出版年度短篇**選和中篇**選,兩種年選曾經深得讀者的喜愛,在文學界和讀者中具有廣泛影響。1994年后,這項工作一度中斷。21世紀肇始,我們決定恢復中、短篇**年選的編選和出版工作,向讀者集中推薦優秀的中、短篇**。
《2023短篇**》由人民文學出版社編輯部出品,深入中國當代文學現場,從國內文學刊物發表的短篇**中精心挑選29篇,作者囊括實力派作家馮驥才、鄧一光、東西,中生代作家徐則臣、石一楓、張惠雯、徐皓峰,以及富有活力的青年作家
人民文學出版社自1977年起,即每年編選和出版年度短篇小說選和中篇小說選,兩種年選曾經深得讀者的喜愛,在文學界和讀者中具有廣泛影響。1994年后,這項工作一度中斷。21世紀肇始,我們決定恢復中、短篇小說年選的編選和出版工作,向讀者集中推薦優秀的中、短篇小說。
《2023中篇小說》從國內文學刊物發表的中篇小說中精心挑選11篇作品,囊括備受讀者喜愛的文壇常青樹梁曉聲、楊少衡,實力派作家邵麗、魯敏、葛亮、房偉、韓松落,中生代作家陳思安、薛超偉、三三、鄭在歡等。這11部中篇小說,有在
冰心的文學作品深受各年齡段讀者的喜愛。北京語言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李玲精心編選的兩卷本《冰心選集》,收錄了包含《六一姊》《小橘燈》《繁星》《春水》《寄小讀者》等經典作品在內共34篇小說、13首詩歌、92篇散文,全面展示了冰心的藝術成就和藝術風格。作品中充滿了對母愛的深情歌頌、對童真的細膩描繪、對自然的崇敬熱愛、對生命的關懷尊重。冰心雖然沒有實現年少時成為一名燈塔守的愿望,卻用一生的創作為一代又一代的讀者點燃、守護了一座愛的燈塔。
輯入2023年報告文學的作品約35萬字。這些作品題材不同,風格各異,都緊扣時代脈搏,做到思想性與藝術性高水準的統一。既有關于自然生態保護的文章,如陳啟文的《誰在月夜哭泣》和余艷的《鶴舞長江之巔》;也有對典型人物的描寫與刻畫,如鐘兆云的《公仆榜樣》和趙韋的《烏金緣》;文選兼顧各類題材,覆蓋面更強并具有典型性,對特殊歷史節點進行了書寫,如李燕燕的《疾病之恥》和徐劍的《西藏媽媽》。2023年報告文學的編輯,力求較之以往視野更加開闊,選材更加合理,在與主編編選原則保持一致的情況下,不僅強調作品的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