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侵蝕已經成為全球生態環境面臨的主要問題。耕作侵蝕作為坡耕地土壤侵蝕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對西南干旱河谷區土壤侵蝕產生了不可忽視的作用。本書從坡耕地耕作侵蝕作用機制入手,以西南干旱河谷區為研究區域,基于大量的野外調查、模擬耕作試驗、室外原位沖刷試驗,應用土壤科學、土壤侵蝕學、水土保持學、水文學等學科理論和方法,較為系統地探討了該區域坡耕地耕作侵蝕的基本特征、耕作侵蝕作用下坡面土壤水文過程、坡面侵蝕產沙特征及耕作侵蝕對區域主要水土保持措施的響應。
為了提升寒區農業水土資源利用效率,構建凍融農田水土環境健康循環模式,本書以黑龍江省松嫩平原典型黑土區作為研究對象,以寒區農田水土環境低碳、綠色、可持續生產為目標,采用室內機理探索、大田試驗驗證、區域尺度推廣相結合的研究方法,系統地探索了凍融土壤水、熱、養分環境響應機制及協同調控技術。全書共十章,主要內容包括農田凍融土壤物理特征參數分析、農田凍融土壤水熱狀況及能量傳輸機制、農田凍融土壤水熱復雜性特征識別、農田凍融土壤水熱鹽協同運移理論及過程模擬、農田凍融土壤碳氮循環轉化機理及伴生過程、作物生育期土
本書以東北松嫩平原蘇打鹽堿土為研究對象,按照土壤蘇打鹽堿化機理與驅動機制、土壤農業利用障礙機理與鹽堿脅迫機制,以及障礙因子解析和障礙消減機制的順序布設篇章。形成機理與驅動機制部分包括宏觀尺度下松嫩平原鹽堿化土壤發育和發展的驅動因素,以及微域尺度土壤鹽堿化過程和影響機制。土壤障礙機理與鹽堿脅迫機制部分包括土壤鹽堿化特征、鹽堿對作物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的脅迫作用,以及鹽堿脅迫下作物養分特征等。障礙因子解析和障礙消減機制部分討論了蘇打鹽堿土耕作措施、化學改良、淋洗排鹽以及精準改良等。本書通過野外調查、田
本書在廣泛收集和整理國內外大量文獻的基礎上,結合作者及其同事多年來的研究和教學工作,比較全面、系統地介紹了水稻種子生物學的研究成果和進展。本書內容主要包括水稻種子的結構與組分,種子的發育與成熟,貯藏物的合成,種子萌發,貯藏物的動員,種子休眠及其控制,種子休眠與萌發的環境控制,種子儲藏、劣變及其修復,以及雜交水稻種子。
本書深入淺出地介紹了甘蔗的生物學特性及其重要性;分別闡述了甘蔗對世界和中國歷史、文化、社會和經濟發展等方面的影響;關注了甘蔗領域一些昀新的研究成果;同時回顧了甘蔗制糖的發展歷程,分析了糖對人類健康的影響。本書內容兼顧科普性和專業性,旨在為廣大非專業讀者介紹甘蔗的基本知識,無需相關的專業背景,就可以輕松了解甜蜜事業——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甘蔗和糖。書中每篇文章聚焦一個主題,便于讀者選擇性閱讀,同時為讀者提供了全面了解甘蔗和糖的機會。
本書主要介紹了四川參與“第三次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的背景意義,開展的具體情況、主要成效、主要作用,發掘的優異種質資源情況等;概述了四川農作物種質資源的分布、類型;總結了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在農作物地方品種收集、保存、鑒定和評價等方面所做的工作。本書對四川水稻、玉米、麥類作物、油菜、薯類作物、豆類作物、果樹、茶樹、桑樹和蔬菜作物的資源多樣性進行了分析,選錄了部分優異四川農作物地方品種,并對其進行了資源描述。
蚯蚓是一種生活在土壤中的神奇動物。其擁有多個心臟、雌雄同體,沒有眼睛和腿腳,但能在土壤中隨意穿行。它們吃進去大量廢棄物,卻能變廢為寶,對土壤生態系統功能帶來巨大的影響。本書擬講述中國南方土壤中主要的幾種蚯蚓特征,闡述它們對土壤物理、化學、生物學特征的變化,歸納它們在南方土壤修復中的研究進展,以期為以蚯蚓為主導的生物技術的進一步研發和應用提供參考。本書可供環境科學、環境工程、生態學、土壤修復相關專業的研究人員和高校研究生參考。
本書是作者長期從事紅壤季節性干旱研究的階段性成果總結。本書針對土壤-植物-大氣連續體的水分運動和干旱問題,從作物生長特別是土壤學的視角出發,系統論述紅壤季節性干旱的影響因素和發生機理,從農業生產和農田管理的角度論述紅壤季節性干旱防治原理與途徑,重點反映土壤物理學與農業干旱的關系及相關研究的前沿進展。全書共分八章,分別為土壤干旱與作物干旱、土壤干旱評價指標與方法、紅壤水力性質與季節性干旱、紅壤穿透阻力與季節性干旱、紅壤生物耕作與季節性干旱、紅壤農田管理與季節性干旱、紅壤農田水土保持與季節性干旱、紅
本書從營養健康、方便性以及經濟成本的角度出發,全面分析了用商業貓糧、自制貓飯、生骨肉作為貓咪飲食的利弊,詳細講解了如何選擇優質的商業貓糧、怎樣快速自制貓飯、如何用生骨肉喂養、如何讓貓咪多喝水、如何讓貓咪愛上健康飲食等。書中也提供了豐富的貓咪食譜。既考慮貓咪的健康和營養,又兼顧主人所需要花費的時間、精力和金錢,讓主人可以根據自己以及貓咪的實際情況,綜合各種方式來喂養貓咪。
2016年7月,湖北神農架按照世界自然遺產遴選標準(Ⅸ)(Ⅹ)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其豐富的動植物多樣性和獨特的生物生態過程具有全球突出價值。本書依據《實施〈世界遺產公約〉操作指南》,以圖文并茂的方式,直觀展示神農架世界自然遺產地自然地理、遺產價值及其分布以及保護管理等內容,深入淺出地為遺產地保護、監測、管理、科普宣傳等活動提供了科學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