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1965年是新中國成立頭17年,中國政府在男女平等解放婦女的口號下對婦女的種種動員,使婦女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廣度走出家門,參與種種社會事務,婦女的生活方式、生活內容及精神狀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占中國婦女總數85%以上的農村婦女的變化,用翻天覆地來描述也不為過?梢哉f,要充分、全面地認識19491965年的中國婦女生活,農村婦女是回避不了的。
《冷戰國際史二十四講》一書分三編:第一編冷戰的起源和爆發(1945-1953);第二編冷戰的擴展和延續(1954-1969);第三編冷戰的轉型和終結(1970-1991)是華東師范大學歷史系老師們過去多年的教學和研究成果的總結,在有限的篇幅中描繪了當代國際關系史(1945—2010)的發展脈絡,論文都是刊物已經發表過的文章。
《冷戰國際史研究.第25輯》對20世紀80年代以來美國外交史學家所做的外交史研究進行學術史梳理與評論。論者以世界史、比較史、全球史和跨國史研究為觀察的視角,研究和評介了25年來美國的外交史研究的發展軌跡,認為多種研究方法的借鑒和運用,使該領域煥發了新的活力,躍上了一個全新的研究高度。文章內涵豐富的學術史信息,以及啟迪思路的引證評述,其為中國的冷戰史研究提供了可資借鑒的路徑。
20世紀上半葉,兩次世界大戰導致將近5000萬人喪生;20世紀下半葉,世界經受了冷戰、地區戰爭以及核威脅的折磨。為什么會發生這些沖突?21世紀,還會再度爆發這類沖突嗎?日益增強的經濟和生態 相互依存、跨國制度和國際制度的發展、民主價值觀念的傳播會帶來新的世界秩序嗎?全球化和信息革命又將如何影響國際政治?本書從理論與歷史相結合的角度,用簡潔的語言和歷史事例來闡述晦澀難懂的概念,為讀者提供來自現實主義、自由主義和建構主義的分析方法,以此幫助他們來解釋、理解與評估世界上所發生的事件。
19世紀至20世紀初是俄國政治思想發展史上極其重要的時期。本書論述了在俄國社會文化環境下形成的幾種政治現代化理論——自由主義、保守主義和無政府主義,討論了它們的誕生和發展,以及提出的政治思想理論和改革方案。在這種意識形態和思想理論環境下,俄國政治現代化的進程也表現出與其他國家不同的特點,不符合經典的現代化模式。俄國歷史進程具有明顯的周期性,體現為改革-反改革周期性的波浪式發展:一個周期始于亞歷山大一世的自由主義改革,止于尼古拉一世的反改革;第二個周期始于亞歷山大二世的“大改革”,止于亞歷山大三世
內容簡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人民自古就明白,世界上沒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奮斗。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要堅持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我們的奮斗目標,始終為人民不懈奮斗、同人民一起奮斗,切實把奮斗精神貫徹到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全過程,形成競相奮斗、團結奮斗的生動局面。
為了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奮斗精神的重要論述,
《刑法學簡明教程》是為適應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需要而編寫的法學核心課程普及性教材之一。教程參照高等教育法學專業主干課程教材的要求,結合刑法的規定,簡潔明了地闡述刑法學的基本知識,輔之以示例性案例分析和練習題。*后提供結稿前主要的司法解釋目錄,旨在提示和引導學生關注司法實踐和刑法規范的實踐應用。
《國際形勢和中國外交藍皮書》為年度系列出版物,長期對國際形勢進行密切跟蹤和深入研究,對中國外交進行深度分析和透徹解讀。《國際形勢和中國外交藍皮書(2018)》一書分為兩大部分:上篇為2017年國際形勢專題評述,包括“大國國情與外交”“主要地區形勢”和“國際及地區問題”三章,共15篇文章;下篇為2017年中國外交評析,包括“中國外交布局”“中國與國家及地區關系”和“領域外交”三章,共19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