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主要從民族傳統體育的起源、民族傳統體育的基本特點、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內涵解讀、民族傳統體育教學現狀分析、民族傳統體育教學理論思考、民族傳統體育之技巧項目教學、民族傳統體育之球類項目教學、民族傳統體育之綜合項目教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傳承的策略等方面進行了較為深入、系統的論述。本書論述嚴謹, 結構合理, 條理清晰, 內容豐富新穎, 語言清晰流暢, 是一本值得學習研究的著作。
本書從金斗洋畬族傳統武術的起源及特點,到練功方法以及金斗洋畬族拳術和棍術都作了詳細的講解。作為畬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典型代表,金斗洋畬家拳是畬族武術中最具代表性的拳種,本書系統地記錄了福安金斗畬族武術的特點和內容,通過概括性的文字說明,結合動作圖片,讓讀者較為直觀地了解福安金斗畬族武術的特點。
格斗技術從入門到精通 由前武警特戰隊狙擊手、搏擊教員Sniper派先生傾力打造,從格斗的熱身、站架、步法移動等基本功講起,循序漸進地講解了格斗中拳法、腿法的進攻與防御技術及其組合應用,并對非常實用的近身技術、地面技術、格斗體能、防衛格斗與應用進行了細致介紹。此外,書中采用了真人示范、分步驟圖解的形式,有利于初學 者理解技術要點、掌握細節,致力于為讀者提供系統的訓練指導。 格斗技術從入門到精通 適合想要了解格斗、學習格斗以及從事格斗教學的人士閱讀。
太極拳套路完全圖解 講解了陳氏、楊氏以及其他流派太極拳的發展和特點,接著以真人示范圖結合詳細步驟說明的形式,分別對陳氏56式太極拳、楊氏24式太極拳及原國家體委編創的普及48式太極拳進行了講解。此外,書中提供了在線學習視頻,幫助練習者跟著專業教練輕松學習太極拳。因此,不論是太極拳初學者還是想集各流派所長的太極拳專業人士,都可以從中獲得提高自身練習水平的知識。
看圖學八卦掌 對八卦掌的由來、特點、練習要點和動作進行了介紹,接著對包括掌法、步法、樁功在內的基礎功法進行了講解。書中采用真人示范、分步驟圖解的方式,分別對八卦游身連環掌二十四式和八式操手進行了展示。此外,圖書配有視頻資源,以幫助廣大武術愛好者從零進階,降低學習難度,提高練習效果。
佛山是聞名于世的武術之鄉,是中國南派武術的主要發源地。《中國佛山功夫文化(中英文對照本)》試圖探究佛山武術發展的歷史根源,書稿首先對佛山武術進行歷史溯源,而后依時間順序,簡單介紹了清代、民國時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傳入佛山的拳種,內容包括各個拳種的歷史源
本書系《太極大家》叢書之一。
吳圖南(1885—1989),蒙古族人,9歲開始習武,先后拜著名太極拳家吳鑒泉與楊少侯(楊式太極創始人楊祿禪的孫子)為師,深得吳楊兩家太極功夫之精髓。
吳圖南早年就讀京師大學堂,他除了是太極拳名家,有高深的造詣外,還精通考古、文史和經絡學,并通英語、法語等。解放前曾在南京中央大學、西北聯合大學等高校任教,并擔任故宮博物院專門委員。解放后,繼續從事太極拳的普及和研究,并擔任全國武術協會委員、北京市武協副主席等
李經梧(1912—1997)為中國20世紀一代武術大師。他在武術上融吳式、陳式、楊式、孫式等四家太極功夫于一體,臻于化境。
本書為《大道顯隱——李經梧太極人生》的姊妹篇,由李經梧的弟子梅墨生和李經梧次子李樹峻編著。書中集中展示了李經梧的武術文獻和太極功夫,收錄李經梧傳太極內功、手抄《太極拳秘宗》及箋注、李經梧陳式太極拳經典拳照,為太極拳的修練者提供了難得的參考和借鑒。
李經梧(1912~1997)為中國20世紀一代武術大師,太極拳家。他在武術上融吳式、陳式、楊式、孫式等四家太極功夫于一體,臻于化境。 本書為《大道顯隱——李經梧太極人生》(2007年版)、《李經梧太極內功及所藏秘譜》(2010年版)的續篇,集中收入了李經梧學習并傳授的陳式和吳式太極拳械的主要套路。內容有陳式太極拳一路和二路(炮捶),吳式太極拳、劍、刀,太極推手和太極桿,同時也收入了李經梧入室弟子、再傳弟子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