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立供應鏈系統的產能決策模型,推導出供應鏈系統的*產能決策(即*生產時點和*生產量)的存在性條件。(2)構建了供應鏈系統的隨機定價決策模型,通過對模型的分析和求解,得出了供應鏈系統的"保鮮"技術投入水平和產品銷售的*動態定價的均衡路徑。(3)構造了三類時間敏感型供應鏈契約。(4)建立了分散供應鏈系統的穩定性機制設計模型。
目錄
第1章 緒論 1
1.1 研究問題的提出 1
1.2 國內外的研究現狀 6
1.2.1 提前期可控的研究現狀 6
1.2.2 需求分布函數的研究現狀 9
1.2.3 報童型產品動態定價的研究現狀 14
1.2.4 參與者博弈關系演化的研究現狀 17
1.3 研究意義 21
1.3.1 理論意義 21
1.3.2 實踐價值 21
1.4 研究目標、內容與擬解決的關鍵問題 22
1.4.1 研究目標 22
1.4.2 研究內容 22
1.4.3 擬解決的關鍵問題 24
1.5 研究方法、特色和技術路線 25
1.5.1 研究方法 25
1.5.2 特色 25
1.5.3 技術路線 26
1.6 小結 28
第2章 預備知識 29
2.1 供應鏈系統協調 29
2.1.1 供應鏈失調 30
2.1.2 供應鏈契約 33
2.2 供應鏈系統的馬爾可夫模型 40
2.2.1 決策時點 41
2.2.2 供應鏈系統狀態與行動空間 41
2.2.3 收益與轉移概率 41
2.2.4 決策規則與策略 42
2.3 有限時域供應鏈系統馬爾可夫模型 43
2.3.1 期望總貼現報酬和最優策略 43
2.3.2 最優方程 44
2.3.3 最優策略的存在性和迭代算法 44
2.4 無限時域供應鏈馬爾可夫模型 45
2.4.1 最優方程 45
2.4.2 最優策略的存在性 47
2.4.3 值迭代算法 48
2.5 供應鏈系統中的博弈 49
2.5.1 博弈論的基本概念 49
2.5.2 無限次重復博弈 50
2.6 小結 51
第3章 報童型供應鏈的最優產能決策模型 52
3.1 符號假設和問題描述 52
3.1.1 符號假設 52
3.1.2 需求預測進程 53
3.1.3 生產成本函數 54
3.2 分布函數已知 55
3.2.1 需求預測進程 55
3.2.2 最優產能決策 57
3.3 需求分布自由 63
3.3.1 需求自由方法 63
3.3.2 最優產能決策 64
3.4 小結 67
第4章 報童型產品的最優動態定價決策模型 69
4.1 符號假設和問題描述 69
4.1.1 符號假設 69
4.1.2 問題描述 70
4.2 動態定價模型 71
4.3 模型的最優策略 73
4.4 策略的單調性 78
4.5 小結 81
第5章 供應鏈契約設計與協調模型 82
5.1 符號說明 82
5.2 分布函數已知 83
5.2.1 供應鏈契約構造 83
5.2.2 契約的協調性分析 85
5.3 需求分布自由 88
5.3.1 供應鏈契約構造 88
5.3.2契約的協調性分析 89
5.4 構造契約的對比分析 92
5.5 小結 93
第6章 供應鏈系統的穩定性機制設計模型 94
6.1 符號說明和問題描述 95
6.1.1 符號說明 95
6.1.2 問題描述 96
6.1.3 事務性合作 97
6.2 穩定性機制模型 98
6.2.1 貼現收益 98
6.2.2 自我實施 99
6.2.3 契約模型 101
6.3 模型收斂性分析 103
6.3.1 算子的性質 104
6.3.2 算子的收斂性 105
6.4 穩定性機制設計 107
6.4.1 機制參數設計 107
6.4.2 契約對比分析 111
6.5 值迭代算法 114
6.6 小結 115
第7章 數值模擬分析 116
7.1 數值模擬背景 116
7.2 供應鏈系統產能決策 120
7.2.1分布函數已知 120
7.2.2 需求分布自由 123
7.3 產品動態定價 125
7.4 供應鏈契約設計 130
7.4.1 分布函數已知 130
7.4.2 需求分布自由 133
7.5 供應鏈穩定性機制設計 135
7.6 小結 138
第8章 結論與研究展望 139
8.1 結論 139
8.2 研究展望 141
參考文獻 143
索引 155
致謝 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