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使父母都能在孩子7歲左右正確把握早教的時機,科學引導孩子的成長,《關鍵期教養(yǎng):7歲決定孩子的一生》從孩子健康、語言、自立、勇敢、興趣、自信、交際、創(chuàng)新、心理、習慣等方面做了詳細的闡述,給父母一個豐富而全面的教育方案。
此外,《關鍵期教養(yǎng):7歲決定孩子的一生》還融合了新的教育理念與生動的實例,內容豐滿,方便實用,能幫助家長對孩子成功地實施早期教育,為孩子的成才打下堅實基礎!
呂利萍,朝陽醫(yī)院婦產科主治醫(yī)師,安徽醫(yī)科大學臨床醫(yī)學畢業(yè),國內某大型早教機構首席顧問,國內大型家教育兒類圖書品牌——愛立方專家顧問。在守護著女性的健康,迎接每一個小生命的降生,為我們的未來把好關的同時,呂利萍還關注家庭教育的研究工作。她認為教育的終目的,是順著孩子的天性,把孩子培養(yǎng)成一個品德高尚、誠實善良的有用之才。呂利萍主張孩子的關鍵期教育,把研究重點放在7歲前嬰幼兒發(fā)展關鍵期理論研究和關鍵期全素質優(yōu)勢教育領域。
章 7歲,決定孩子一生的關鍵期
7歲是孩子學習的關鍵期
7歲前是語言發(fā)展的重要時期
7歲是性格塑造的黃金階段
培養(yǎng)小神童,就在7歲前
附:趣味測試:你的7歲的孩子,屬于哪一種氣質?
第二章 父母早準備,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父母需要提高愛的質量
教會孩子應對“黑色”事件
審視自我,走出家庭教育的陷阱
建立讓孩子健康成長的環(huán)境
遵循7歲孩子的成長規(guī)律
附:趣味測試:父母課堂,您屬于哪類型的家長?
第三章 7歲“健康寶寶”,長大聰明強壯
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
幫助孩子減輕睡眠負擔
小小的零食,大大的問題
幫孩子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
附:5個鍛煉孩子身體的小游戲
第四章 7歲“語言寶寶”,長大口若懸河
抓住關鍵,訓練孩子的語言能力
應及時糾正孩子的口吃癥狀
請不要剝奪孩子的閱讀權
沒有有效的傾聽,就沒有語言的能力
附:5個提升孩子語言能力的小游戲
第五章 7歲“自立寶寶”,長大獨當一面
擺脫依賴,從生活自理開始
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意識
別讓孩子變成“小跟班”
對孩子真正的愛,要藏起一半
父母不妨學會“走開一會”
附:5個鍛煉孩子獨立能力的小訓練
第六章 7歲“勇敢寶寶”,長大敢做敢當
讓孩子學會對自己負責任
不妨適當延遲孩子的滿足感
給孩子足夠的膽量擁抱現實
跌倒了,讓孩子自己爬起來
給孩子“痛”和“敗”的體驗
附:5個讓孩子呈現勇氣的小游戲
第七章 7歲“興趣寶寶”,長大多才多藝
培養(yǎng)天才,從激發(fā)孩子的興趣人手
請不要隨便干涉孩子的興趣
讓孩子憑興趣適當參加培訓班
用音樂開啟孩子的藝術之門
繪畫,讓孩子在紙上認識藝術
附:5個培養(yǎng)孩子興趣的小游戲
第八章 7歲“自信寶寶”,長大一步成功
現在,讓孩子挺起自信的胸膛吧!
善于發(fā)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
對自我的賞識,是孩子成功的動力
不隨便拿孩子與別人進行比較
幫助孩子及時趕走自卑的陰影
附:5個讓孩子充滿自信的小游戲
第九章 7歲“交際寶寶”,長大廣聚人脈
尊重他人是交際的課
讓孩子學會自我控制
別讓孩子交上“壞”朋友
懂得自我反省的孩子人人愛
附:5個讓孩子喜歡與人接觸的游戲
第十章 7歲“創(chuàng)新寶寶”,長大靈思如泉涌
多給孩子獨立思考的機會
認真面對孩子的“為什么”
請給孩子一雙靈巧的手
培育孩子右腦中的愛因斯坦
附:5個讓孩子開動腦筋的小游戲
第十一章 7歲“積極寶寶”,長大心態(tài)陽光
讓孩子從小保持心理健康
缺什么,也不能缺少愛心
多疑是壓在孩子心頭的巨石
矯正孩子驕傲的心理缺陷
附:4個培養(yǎng)孩子健康心理的小游戲
第十二章 7歲“禮貌寶寶”,長大人見人愛
不能因為事小而放縱孩子
以身作則,規(guī)范孩子的言行
任性乖戾的孩子難成才
用恰當的方式,讓孩子更誠實
附:5個讓孩子養(yǎng)成好習慣的小游戲
《關鍵期教養(yǎng):7歲決定孩子的一生》:
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
良好的生活習慣,是孩子健康的一個重要因素,唯有在好習慣的支撐之下,孩子才能夠迎來健康的生活環(huán)境,從而獲得更加健康的身心發(fā)展!
童真一刻
自從唐唐3歲開始,父母就開始培養(yǎng)他的獨立意識,教他自己吃飯、自己使用餐具,每次玩完了玩具自己收拾。唐唐到了7歲,已經明顯比同齡人自立,能夠自己整理小床、自己穿衣服了。有了3歲時候的借鑒,父母從7歲起便將這種培養(yǎng)升級,他們開始著手培養(yǎng)唐唐良好的生活習慣。
首先,父母從飲食習慣開始。為了避免唐唐出現挑食、偏食等不良惡習,他們有意識地將唐唐的膳食進行葷素搭配,而為了能夠給唐唐更全面的營養(yǎng),他們還將粗糧混入細糧當中,讓唐唐吸收更多的營養(yǎng)素。在父母的糾正之下,以前只喜歡吃“肉肉”的唐唐,對綠色食物也產生了興趣。
其次,父母還集中精力培養(yǎng)唐唐的衛(wèi)生習慣,如要求他飯前一定要洗手;每天起床、睡前都必須要刷牙和洗臉;夏天每天都要洗澡,冬天三天洗一次澡;衣服要做到勤洗勤換;定期洗頭、理發(fā)、剪指甲;隨身帶干凈手帕,咳嗽和打噴嚏時要用手帕掩住口鼻,用手帕擦鼻涕等。在這些習慣的幫助之下,唐唐無論去誰家里做客,別人都夸獎他是一個講衛(wèi)生的好孩子。
后,父母還著重培養(yǎng)了唐唐熱愛勞動的好習慣。唐唐的父母認為,勞動一方面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另一方面還能讓孩子的身體得到有效鍛煉。于是,他們常常會讓唐唐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如掃地、擦桌子、疊衣服、擇菜、洗菜、買醬油等。對于這些家務,唐唐不但非常樂于接受,而且每次都完成得非常好,對此父母倍感欣慰。
在這些良好生活習慣的作用下,唐唐儼然已成為了一個小大人。跟同齡人相比,他顯得聰明可愛多了,這些良好的習慣,還讓唐唐遠離了疾病的打擾,一直到9歲多,他幾乎都沒有生什么病。
育兒心經
心理學家認為,學前階段是人的習慣和性格初步形成時期,雖然7歲孩子各方面還沒有定型,但卻是他們未來習慣養(yǎng)成、性格形成、發(fā)展的基礎。孩子呱呱墜地,先接觸的就是父母,因此,父母理所當然是孩子的任教師。孩子也正是在父母的關懷和教育之下才開始認識自然、認識社會,尤其是孩子良好習性的形成與培養(yǎng),就更是父母科學教育的結果。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應該從小就告訴孩子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應該怎樣做,哪樣東西應該放在哪里,怎樣待人接物,哪樣東西是必需的、重要的、不能動的,哪樣東西是媽媽的東西,哪件東西是爸爸的東西,如果把東西弄壞了后果是什么,如果搞亂搞臟了后果是什么等。如果孩子不知道這些,父母就有責任和義務告訴他們。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父母要有耐心與毅力,只有父母堅定不移,孩子才會有足夠的信心堅持下去。通常,當孩子學會做一件事時,會樂得手舞足蹈,過一段時間以后,當他們不再感到新鮮好奇時便不再堅持,而是又去尋找另一種有吸引力的東西。這時,家長要注意教給孩子應該怎樣去做一件事,不能教會就結束,而是要求孩子應用起來,并保持下去,使孩子形成習慣。對于孩子的健康而言,父母應該培養(yǎng)的便是衛(wèi)生習慣。無論是對于孩子,還是對于父母,培養(yǎng)孩子講衛(wèi)生、愛清潔的習慣和能力都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它既有利于孩子的健康發(fā)展,也是文明美德教育的一個方面。
從8-9月齡開始,父母就應該培養(yǎng)孩子伸手、伸腿、偏頭洗耳頸等配合盥洗的動作;1歲以后,父母要鼓勵孩子主動參加盥洗,洗前卷袖口,洗時不濺水,洗后擦干手;2歲以后,父母應當教孩子用肥皂自己搓洗手,大人擰干毛巾讓其模仿洗臉動作,開始培養(yǎng)其飯后用冷開水漱口的習慣;2歲半以后,父母就要讓孩子學習自己擰毛巾,自己洗手、臉,用牙刷刷牙。
與此同時,父母還要培養(yǎng)孩子掌握與盥洗有關的用語,如牙刷、牙杯、毛巾、漱口等。父母在教孩子時要耐心,邊講解邊示范,并給孩子必要的幫助。當然,孩子的衛(wèi)生習慣并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培養(yǎng)起來的,所以,大人還應經常督促與提醒。為了引起孩子興趣,使其更好地掌握盥洗方法,父母可以將盥洗過程編成兒歌教給孩子,如洗手歌、洗臉歌、刷牙歌等。
對于7歲的孩子來說,父母應該讓他們養(yǎng)成每天早晚洗臉、刷牙;飯前便后洗手,飯后擦嘴,手臟了后要主動去洗;定期洗澡、洗頭、理發(fā)、剪指甲;隨身帶干凈手帕,咳嗽和打噴嚏時用手帕掩住口鼻,用手帕擦鼻涕;注意環(huán)境的整潔,不隨地丟果皮、紙屑,不隨地吐痰;東西用完后放回原處,排列整齊等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這些習慣都有益于孩子的健康成長。
同時,持之以恒才能經過不斷地重復、鞏固。使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