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部關于美食的記錄,其中既有作者曾經行走大江南北時與各地美食不期而遇的美好經歷,亦有對年幼時家鄉飲食文化的的追思,最后則是作者對于畢生所從事的餐飲事業的一些思考。在這些文字記錄中,作者或驚嘆,或思考,或感慨,或提出獨辟蹊徑的觀點,無不充滿了人生智慧和認真的態度。
以美食為載體,體味人生百態。
一粥一飯中,蘊藏著豐富的民族心里內涵和更為深刻的社會意義。
一切懷舊、思鄉、流浪的情懷都將在這里得到妥帖的安放或激情的綻放。
作者從東北樺木林到南方小鎮,從西北大漠到東南海岸線,或出入富麗堂皇的酒店,或穿梭于尋常巷陌之間,都為了那一口*正宗、*打動人心的美食。在一次次的尋找美食的旅途中,作者感受頗多,既有在大山深處的苗寨中喝一碗正宗酸湯魚的愜意,亦有在海南島小鎮夜排檔上遇到不知名美食的驚喜,還有在老撾街頭獨自品嘗一份*普通的糯米飯所帶來的溫馨回憶……感受美食帶來的酸、甜、苦、辣、咸的同時,作者也體會到了人生中各種不同的滋味。正如書中所言:“敬畏美食,才會敬畏自然;懂得美食,才能懂得人生。”
第一章
在路上的美食
云南的酸菜
騰沖食事
滇游食記
貴陽腸旺面
在西江苗寨吃酸湯魚
湘菜印象
熏臘
難忘“張關合渣”
重慶火鍋
重慶小面
“燒白”之美
被糟蹋的川菜
潮州菜之憶
同安菜
第一章
在路上的美食
云南的酸菜
騰沖食事
滇游食記
貴陽腸旺面
在西江苗寨吃酸湯魚
湘菜印象
熏臘
難忘“張關合渣”
重慶火鍋
重慶小面
“燒白”之美
被糟蹋的川菜
潮州菜之憶
同安菜
“佛跳墻”
廈門的小吃
馬鮫魚
和樂蟹
蘇眉魚
墨魚
“南橘北枳”的魚
中和鎮上夜排檔
在鹽田嘗“鹽味”
在北京吃小籠包
直隸官府菜
“南門涮肉”
老北京豆汁
吃在北京有感
品嘗魯菜
滕州羊肉湯
難忘嵐山豆腐腦
在日照吃海鮮
拉條子、錫伯族大餅和烤包子
在“尕斯瑪”吃新疆餐
在“馬迭爾”吃俄式西餐
在冬妮婭家“做客”
老撾糯米飯
三丁安利蛋
品嘗越南餐
墨西哥的吃
品嘗漢莎航空餐
第二章
家鄉的味道
清炒蝦仁——美食人生的初戀
老燒魚
讓“響油鱔糊”響起來
吃蟹
“腐乳汁肉”的隨想
又見“炸雙味”
品嘗豬頭肉
手推餛飩
桂花糖芋
酥餅
雪里蕻
懷念八寶飯
大餅油條
江南豆腐花
河豚之美
面之魂
魂歸故里的“陸長興”
豆腐得味
素食之魂
船菜,還能在太湖上飄香嗎?
“云林菜”的復活
昔日無錫名廚
《西神遺事》與無錫菜
我所知道的無錫百年老店
第三章
隨想與感悟
吃的隨想
最具個性的甜味
難以言狀的酸味
令人震撼的辣味
被人誤讀的鮮味
飄忽不定的香味
雞的式微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