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是按照現代教育理論及現代心理學課程的最新發展成果,并根據中等職業學較學生的心理特點編寫而成的。全書共分九篇,分別為構建美麗心靈,做最好的自己,善待你周圍的人,激揚的青春,會思考、會學習,網絡與青少年,我的時間我做主,培養積極心態以及步入職場。書中系統地介紹了有關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旨在提高廣大青少年的心理素質。
《心理健康教育》集理論性、實踐性、趣味性于一體,內容豐富,圖文并茂,可作為中等職業學校公共課教材,也可作為其他相關讀者的自學用書。
近年來,我國中等職業教育的改革和發展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經濟的發展、觀念的更新、就業的壓力給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心靈也帶來很大的沖擊。現在的中職學生大都為15~20歲的青年人,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人格尚未完全定型;具有生理發育快、心理狀態不穩定、容易感情沖動、遇事缺乏思考等青春期的特定心理特點,可塑性很強。隨著學習生活由普通教育向職業教育轉變,發展方向由升學為主向就業為主轉變,以及直接面對社會和職業的選擇,面臨職業競爭日趨激烈和就業壓力日益加大的環境變化,這些學生在自我意識、人際交往、學習生活等方面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心理困惑,并會嚴重影響他們的身心健康。因此,根據這一群體的身體特點和認知水平,加強職業學校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他們的心理素質,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也是提高學生全面素質和綜合職業能力的必然要求。
2004年7月5日教育部頒發了《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的通知,明確指出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是增強德育工作針對性、實效性的重要舉措。為此,針對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以及面臨的現實問題我們編寫了此書。
本教材以普通心理學為基礎,以青少年和青年心理學為主線,以職業教育為特點,向學生傳授心理衛生、心理咨詢、心理輔導等方面的知識,使學生了解心理科學知識,掌握一定的心理調節和自我心理減壓方法,樹立全面的健康意識,促進身心的和諧發展,為以后就業打下良好基礎。
本書體例及具體欄目設計如下。開篇寄語:用生動優美的語言概述本篇的主要內容,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應知導航:引入生活中我們身邊真實的案例、鮮活的人物故事。知識探究:針對“應知導航”的故事進行分析,介紹心理學知識,講解相關內容。反觀自我:讓學生討論、參與一些心理測試題,獲得心理成長的知識、技巧。知識拓展:通過一些名言、名詩、名典等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學以致用:根據中職生的心理特點,通過游戲、拓展訓練、討論等各種形式的課堂
輔導活動,使學生學會發現困惑、找尋方向、磨練毅力、增強能力,啟迪
心智,從而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
本書由齊翠紅、王志洲擔任主編,由鐘紹鋼、程遜和李蕓擔任副主編,參加編寫工作的還有劉艷、安萬林、潘虹、胡湘明、馬國亮、張久秘、陳雯婷、穆淑云、王曉麗、宋曉利、董紅和李興梅。
在本書的編寫過程中,參閱了許多文獻資料,在此對其作者、編者表示真誠的感謝。由于編者水平有限,編寫時間倉促,書中難免存在缺點和不妥之處,敬請專家及廣大讀者批評指正,以求日臻完善!
第一篇 構建美麗心靈
第一課 擁有健康的心理
第二課 挑戰新環境
第二篇 做最好的自己
第一課 正確認識自己
第二課 學會接納自己
第三課 消除認知障礙
第三篇 善待你周圍的人
第一課 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第二課 與老師和諧共處
第三課 學會與父母交往
第四課 珍視同學之間的友情
第四篇 激揚的青春
第一課 美麗的青春期
第二課 與異性交往
第五篇 會思考、會學習
第一課 為什么而學習
第二課 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第三課 消除你的學習障礙
第四課 積極應對考試
第六篇 網絡與青少年
第一課 互聯網對青少年的影響
第二課 網絡成癮
第七篇 我的時間我做主
第一課 學會珍惜時間
第二課 學會管理時間
第八篇 培養積極心態
第一課 如何面對心理困擾
第二課 如何擺脫嫉妒心理
第三課 做自己情緒的主人
第九篇 步入職場
第一課 著手你的職業規劃
第二課 尋找屬于自己的奶酪
第三課 如何應聘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