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肝膽病學》有4篇30章,上篇為總論,分別簡要介紹了肝膽病的概念、特點、范圍,證治沿革;肝與膽的生理功能與病理聯系:系統介紹了肝膽病的病因病機;肝膽病的辨證方法;最后還就具體治療問題記述了肝膽瘸的治療原則和理法方藥等內容。中篇為肝膽病癥篇,分別闡述了脅痛、黃疸、積聚、臌脹等病癥的診療問題;下篇為肝膽疾病篇,分別論述了病毒性肝炎、藥物性肝病、肝硬化、膽結石、原發性肝癌及肝性腦病等疾病的診斷與治療方法;在附篇中,首先介紹了全國名老中醫治療肝膽病的珍貴經驗;其次記述了本學科專項研究所發表的有關論文觀點;另外還收錄了肝膽疾病綜述類論文以及其他類論文的主要內容,頗具參閱價值。
上篇總論
緒論
第一章肝膽病的概念、特點及范圍
第一節肝膽病的概念
第二節肝膽病的特點
一、肝病的病機特點
二、膽病的病因病機
第三節肝膽病的范圍
一、消化功能失常類病證
一、情志異常類病證
三、氣血逆亂類病證
四、肝膽經絡循行部位類病證
五、生殖功能失常類病證
六、筋脈運動功能失常類病證
七、其他相關病證
第二章中醫肝膽病證治沿革
第一節脅痛
一、證名及病位
二、病因病機的演變
三、證治源流
第二節黃疸
一、病名及病位
二、病因病機的演變
三、辨證分型的演變
四、治則治法的演變
五、預后及調養
第三節膽脹
一、證名及病位
二、病因病機的演變
三、證治源流
第四節鼓脹
一、病名
二、病因病機的演變
三、治法源流
四、預后及調養
第五節積聚
一、病名及主癥
二、病因病機的演變
三、辨證論治的演變
第六節癥瘕
一、病名及主癥
二、病因病機的演變
三、辨證論治的演變
第七節郁證
一、證名及病位
二、病因病機的演變
三、證治源流
四、治則治法的演變
五、預后及調養
六、與現代醫學的聯系研究
第八節關格
一、病名及主癥
二、病因病機及治則的演變
三、辨證論治的演變
第九節便血
一、證名及病位
二、病因病機的演變
三、證治源流
四、治則治法的演變
五、調養及宜忌
六、與現代醫學的聯系研究
第三章肝膽功能與病理
第一節肝的功能和病理
一、肝主疏泄與疏泄失常
二、肝主藏血與肝不藏血
三、肝經循行部位的病理變化
第二節膽的功能和病理
一、膽主貯藏、排泄膽汁與排泄異常
二、膽主決斷與“膽虛”“陽寒”
第三節肝與其他臟腑的關系
一、肝與心
二、肝與肺
三、肝與脾
四、肝與腎
五、肝與女子胞
第四章肝膽病的病因病機
第一節外感因素
一、風邪
二、寒邪
三、濕邪
四、燥邪
五、火熱之邪
六、諸氣合病
第二節內傷因素
一、七情內傷
二、勞傷虛損
三、飲食失調
第四節病理產物因素
一、痰飲內蘊
二、瘀血阻滯
第五節藥邪因素
一、誤補過補
二、強攻誤瀉
第五章肝膽病辨證方法
第一節辨證要點
一、辨虛實寒熱
二、辨標本緩急
第二節辨證方法
一、肝氣郁結證
二、肝火上炎證
三、肝血虛證
四、肝陰虛證
五、肝陽上亢證
六、肝風內動證
七、寒凝肝脈證
八、肝膽濕熱證
九、膽郁痰擾證
第六章肝膽病理法方藥
第一節治療原則
一、疏理氣血
二、補體瀉用
三、預養結合
第二節治療方法
一、疏肝法
二、清肝法
三、平肝法
四、養肝法
五、益腎法
六、健脾法
七、化濕法
八、化瘀法
……
中篇肝膽病證篇
下篇肝膽疾病篇
附篇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