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的內容包括航天器總體設計的藝術,空間環境對人類航天活動的影響,航天器控制技術,航天器系統工程,小衛星應用模式,模塊化衛星,國際最新星際探索的創新概念和奇妙案例,包括金星探測器、帆式航天器、木衛二機器人、可重構組合式立方體衛星、變形金剛機器人以及潛在的小行星探測概念設計等等。
本書共分六章,主要內容包括:概述、航天裝備試驗鑒定的組織管理、航天裝備一體化試驗鑒定的流程分析與設計、航天裝備一體化試驗鑒定的評估方法、航天裝備一體化試驗鑒定的案例驗證等。
本書是我國大型星座重大專項項目——大型星座構型維持控制技術的研究成果,也是編著者從實踐中探索出來的經驗和方法總結。衛星星座導航系統星座構型控制技術就是維持北斗導航系統星座軌道位于標稱設計軌道的控制技術和實施方法綜合。其目的是對星座衛星實施軌道控制,使得星座中衛星在一定的精度要求下保持在設計軌道附近,從而實現星座構型在一定精度要求下的構型保持不變。本書內容包括大型星座導航系統星座構型保持控制、星座軌道攝動演化建模、星座構型穩定性能分析、星座初始軌道偏置設計、星座初態組網控制實施、星座構型
本書內容包括:編隊星座構形描述模型,衛星編隊構形設計和星座構形設計,衛星編隊飛行的編隊穩定性分析,星座構形演化,編隊與星座的控制,碰撞規避,以及小行星探測器的編隊與星座設計及控制。本書重點從動力學機理的角度介紹作者在衛星編隊飛行與星座演化方面的研究成果,介紹從工程應用角度出發的衛星編隊飛行與星座控制方法。
本書首先介紹了Inmarsat地球靜止軌道全球移動衛星通信系統和Globalstar等中低軌全球移動衛星通信系統,然后依據服務業務分別介紹了全球廣播衛星系統、Cospas-Sarsat全球移動衛星通信系統、全球移動衛星遇險系統、全球衛星增強系統,最后介紹了平流層平臺系統。
本書系統介紹助推滑翔高超聲速飛行器彈道規劃與制導理論及方法,重點圍繞高超聲速飛行器飛行過程中具備的復雜多約束性、強機動性、強不確定性、高動態性等特點,按照助推段、滑翔段和下壓段三個飛行階段展開彈道規劃與制導問題研究。
本書主要介紹空間小型衛星對接機構及其仿真試驗臺設計技術,內容涉及新型空間小型衛星對接機構結構設計與對接過程、收-拉三爪式對接機構對接過程建模與位姿分析、收-拉三爪式對接機構對接過程仿真與動力學特性分析、收-拉三爪式對接機構的關鍵部件有限元分析與優化設計、六自由度仿真試驗臺結構設計與工作原理、六自由度仿真試驗臺動力學特性與機構穩定性分析、六自由度仿真試驗臺控制系統方案設計,以及對接機構及其仿真試驗臺物理樣機試驗等。
本書圍繞火箭沖壓組合循環發動機寬域多模態燃燒組織技術展開討論。首先介紹了火箭沖壓組合循環發動機的典型方案、工作特性和關鍵技術;然后對比了火箭沖壓組合循環發動機在多種燃燒模式下的熱力學過程,闡述了火箭沖壓組合循環發動機在引射模態和沖壓模態的摻混過程和混合增強方法;最后對火箭沖壓組合循環發動機在引射模態和沖壓模態的燃燒組織過程進行了詳細分析。
放射性同位素電源在深空探測、星際表面任務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國嫦娥3號、嫦娥4號已經成功使用放射性同位素電源,預計后續還將有重要應用。本書講述了1950年中期至1982年期間,美國放射性同位素電源的發展背景、技術進步、組織變革,以及這項技術如何去太空任務進行結合,并詳細地記錄了歷史事件。本書可供我國相關領域的決策者、管理者、科學家、工程師、其他學者等從業人員學習參考,其中的經驗和教訓有助于推動我國技術發展。
本書圍繞機械工程和航天工程中的高精度和高可靠機構系統動力學問題,系統地論述并總結含間隙機構動力學建模、動態性能評估及航天工程應用方面的基本理論和研究成果。主要內容包括:含轉動副間隙機構動力學建模、動態特性分析與磨損動力學特性預測;含間隙齒輪轉子系統和行星齒輪傳動機構系統動力學建模與動態特性分析;含間隙航天機構動力學工程應用實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