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書由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謝伏瞻,院黨組成員、當代中國研究所所長姜輝任主編,由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輯錄。本書共收錄我院不同學科、不同年齡段學者的80多篇研究文章,劃分為4個專題,內容涉及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紀念新中國成立70周年學習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以及政治、經濟、國際社會等若干重大問題。全書以2019年我院學者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名義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求是》等報刊發表的重要文章和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
《民族魂.中國心:愛國主義與偉大復興》一書通過回溯歷史演變探尋民族精神,按照歷史發展脈絡,解析民族精神興衰的歷程,探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動力之源。嘗試將紅色文化與傳統文化相結合,找到傳統文化與紅色文化的內在關聯——傳統文化是紅色文化的源頭根脈,紅色文化是傳統文化的創新發展。本書從傳統文化出發,從民心向背的歷史規律論證了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作者把真摯的情感融入寫作,使本書深具有可讀性、教育性和啟發性,避免了說教化,做到了老少咸宜,雅俗共賞。
本書從日本法政大學速成科的創辦和教育內容入手,深入探討20世紀初以楊度、汪精衛、胡漢民、朱執信為代表的中國留學生群體在該校的學習情況,重點剖析其國家觀念的形成與留學教育的內在關聯,厘清新的國家觀對其政治主張與活動的影響。
本論文集收錄的87篇論文,是《婦女研究論叢》近年來刊發的性別與家庭領域的重要研究成果,內容涉及學習領會總書記關于家庭建設的重要論述、新時代家庭面臨的新問題及未來研究方向、家庭變遷與家庭政策、反家庭暴力、民法典編纂中的婚姻家庭、家庭觀念、家庭角色與地位、人口流動與婚戀模式、生育與社會支持、親職、工作-家庭平衡、家庭照料與養老、歷史與文化習俗等方面。這些基于性別視角的深入研究,能夠有助于深化對社會轉型期中國家庭變遷、特征、功能的認識,引導人們關注當前家庭領域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推動家庭工作的深入發
2019年,受大國博弈與熱點問題的影響,中國周邊安全形勢處于動蕩之中。地區四組大國關系呈現出“一冷一熱兩緩和”的態勢,即中美關系進一步“冷化”,中俄關系持續升溫,中日、中印關系出現明顯回暖。周邊地區的熱點問題數量有所增加,但具有長期影響力、涉及全局性的仍是朝核問題與南海問題。2020年,周邊地區秩序仍將處于調整與重組之中。中美博弈的加劇與地區中小國家戰略自主性的提升,將使地區秩序的走向更具復雜性和不確定性。鑒于此,中國應系統性應對周邊安全挑戰,加強全局性統籌,確定戰略目標的優先排序,以期在
《中國戰略報告》以世界主要大國戰略走向為參照,以中國面臨的重大戰略議題為核心,以國內-國際互動為基點,以中國成長為世界大國為目標,廣邀各界精英撰文,俯瞰國際風云之激,探究世界變革之源,解讀諸國盛衰之理,建言中國成長之路。 《中國戰略報告》每期聚焦一個主題,系中外知名戰略學者聯袂打造的一個多學科、跨學科的戰略研究平臺,由門洪華教授擔任主編。
自20世紀80年代,老齡化成為全球性熱點議題。21世紀伊始,中國進入老齡化社會并迅速發展,其中數量龐大的農村空巢老人群體尤為值得關注,他們的養老狀況、服務需求和現有養老體系供給之間的差距,已成為明顯的社會問題。在中國快速城鎮化和社會轉型中,必須積極面對并獲得政策和行動的有效回應。 《中國農村空巢老人公益導航》是針對農村空巢老人的系統性研究。旨在通過政策梳理、需求分析,呈現社會組織參與農村空巢老人服務的有效實踐,倡導農村養老政策的完善與落實,以及對社會組織和各方力量的有效支持,推動實
南京國民政府時期是現代民族國家建構的重要階段,是中國從傳統向現代轉型的重要節點。如何整合地方實力派,完成實質統一是國民政府建設現代民族國家需要面臨的艱巨任務。本書從民族國家的視角將國民政府整合地方實力派的主體與客體,置于同一歷史場域進行探討。既分析中央政權的整合的制度與策略,亦兼顧地方實力派的視角。同時,采用歷史學最基本的方法,通過對諸多一手資料的比較、鑒別,深挖細節,重構史事,在此基礎上,探討了國民政府整合地方實力派的特點、成效與局限。
基層治理是國家與社會發生直接互動的主要界面,是聯系廟堂之高與江湖之遠的重要紐帶,更是維系人民美好生活和社會長治久安的關鍵工作。基層治理的實踐,往往展開于多層級、多領域、多屬性的各類治理主體之間的互動當中,其本身也是一個不斷演進的動態過程。本書利用2000~2008年間中國科學院農業政策研究中心圍繞農村基層治理中若干重大問題開展的三輪覆蓋六個省、三十個縣、約六十個鄉鎮和約一百二十個行政村的連續跟蹤調查數據,通過嚴謹的實證分析,對本世紀第一個10年中基層治理體制的結構及其變遷做出比較全面的描繪和相對
本書是作者為紀念當代中國研究所成立30周年,遴選了34篇公開發表的論文和文章,編著成這本個人文集。本書的五個部分內容基本涵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重要制度,涉及各個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理論與實踐的許多熱點、難點問題,側重勾勒改革開放40年的制度創新歷程,旨在體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的歷史邏輯、理論邏輯與實踐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