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作者查閱了大量的文獻資料,擷英取華,將一些名醫喜用但并不為人熟知的中醫古方收入本書,共計45首。每首方劑從來源、組成、用法、功效、主治、方解、名醫經驗、臨床應用方面予以詳細介紹,最后,用方劑歌訣予以總結,以便讀者記憶掌握。
本掛圖繪制了董氏奇穴與經穴在人體的詳細位置,采用奇穴與經穴左右對照的形式,且對分布于手、臂、足、腿、耳及頭面等處的穴位單獨繪圖。董氏奇穴雖不像十二經絡之循環不斷,相接無端,但亦有一定脈絡可尋,本掛圖設計簡潔明快,便于讀者查找穴位。同時,董氏奇穴穴位的分布,在功效方面和十二經穴亦有一定的聯系,本掛圖配有說明書,對董氏奇穴的定位、主治及針法也進行了介紹,力圖簡單實用。 本掛圖分為三個獨立掛圖,不易混淆,方便系統學習,且尺寸大,穴位清晰、準確,易于取穴。說明書中的解釋說明文字基于臨床,療效
本書從概論、太陽病、少陽病、陽明病、太陰病、少陰病、厥陰病、勞復這幾方面來分析整個《傷寒論》和《金匱要略》的每一方、每一證的出處。具體介紹了《傷寒雜病論》經方中的各種方劑,包括桂枝加厚樸杏子湯證苓類方、厚樸生姜半夏甘草人參湯、厚樸三物湯等,還有各種主證,包括桂枝湯證、麻黃湯證等,對這些方、證進行了詳細的論述。
《四診抉微》為中醫診斷學專著,清代醫家林之翰代表作。書中1-3卷,主論望、聞、問診。詳細論述了顏面、口、鼻、耳、目、齒、舌等部位的各種形色變化,以聲音審查疾病的陰陽清濁新久、寒熱虛實的方法,通過診問人品起居、嗜欲苦樂來了解疾病變化,并詳析張景岳“十問”,論三診詳確精要。4-7卷,主論二十九道脈,體、象、主病并參以先哲精髓,統而析之,不泥古論。第8卷主論六氣之脈及節候之診,附之以圖,參之以訣,令后學者了了易明。后《管窺附余》1卷,列原脈體用、浮脈主里須知、沉脈主表須知等,每多新見。《四診
本書是針灸專著,又名《針灸大全》。由明代楊繼洲(濟時)撰寫,刊于萬歷二十九年(1601)。楊氏根據家傳《衛生針灸玄機秘要》(簡稱《玄機秘要》),參考明以前20余種針灸學著作,并結合自己針灸臨床經驗編成此書。本書共10卷,較全面論述針灸理論、針灸歌賦選,考定腧穴名稱和部位以及刺法針法、灸法等操作手法,記述歷代名家針灸醫案,是對明以前針灸學術的又一總結,是學習研究針灸的重要參考著作。
本書以入門讀者為主要對象,以家庭使用為核心,在闡述艾灸基本知識的基礎上,介紹了常見人群的艾灸保健,并對常見慢性病和身體小毛病的艾灸調理方法進行具體說明。此外,還有四季艾灸養生。力求用更少的穴位、更簡單的艾灸方法、更全面的知識介紹,達到祛病強身的目的。附錄中更呈現家庭艾灸常用經穴定位及功效速查表,方便家庭使用。
康平本作為日本版本,具有很高的文獻價值。作者在經方應用方面具有一定影響力,有多年線上及線下授課經驗,作者基于自己三十多年運用經方的臨床經驗和感悟,尤其是對藥證和方證的總結體會,對原文和方藥進行了臨床解讀。
《女科要旨》為清代陳修園所撰,全書共四卷,卷一論調經、種子,卷二論胎前,卷三論產后,卷四論雜病、外科,書中就上述婦產科病癥作了詳細的論述。本書講解病機透徹,所說附方切合實用,可作為學習中醫婦科的參考書。
《控尿酸、防痛風,食養全家一本就夠》以新版《中國高尿酸血癥與痛風診療指南》為基礎,為了讓高尿酸血癥及痛風患者穩控尿酸水平、提高生活質量,提出防治痛風、食養全家的理念,詳細解析食材降尿酸的原理和優選搭配吃法,制定痛風患者及其家人的早、中、晚餐方案,讓全家人一起吃得更營養、更美味、更幸福。此外,還針對不同人群、不同場景,提供飲食方案和搭配建議,更有具體菜譜推薦,讓高尿酸血癥及痛風患者吃得放心,做得省心,擺脫痛風困擾。